最新调研结果显示,缺少冰雪类运动场所和专业性强,仍是公众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要障碍。个人参与冰雪运动频次较低,每年参与预算多在1000元上下。
在中华环保联合会、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等今天(15日)举办的“低碳冬奥助力国家实现双碳愿景研讨会”上,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虽已完美闭幕,但丰厚的冬奥和冬残奥遗产成果仍在不断深化传播的途中。
杜少中说,公众参与是大型体育活动重要、有效的碳抵消措施之一。低碳是一种适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会降低生活质量,反而会长远地提升幸福指数,应进一步深化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从北京申办冬奥会至2021年10月,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已实现。
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等编制的《公众参与冰雪运动及低碳冬奥行为调研报告》(下称《报告》)今天发布。《报告》介绍,调研人员共收集12088份样本数据,调研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次调研样本量符合统计学有效性要求。
受访者参与每项冰雪运动的平均消费预算。资料来源:《公众参与冰雪运动及低碳冬奥行为调研报告》
《报告》称,申办冬奥成功以来,各地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大力推广仿真冰、仿真雪等陆地冰雪运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迎来高速发展期,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创造条件。标准冰场数量增幅达317%,冰雪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与此同时,全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扩张态势,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运营、装备制造、冰雪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冰雪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调研同时发现,冰雪运动在受访者中的主流印象是富有挑战、有活力与专业性冰雪运动。部分受访者认为冰雪运动是“高端的”(25.1%)、“昂贵的”(14.0%),甚至是“危险的”(13.7%)。表明冰雪运动具有一定的学习门槛,与公众的心理距离仍有待拉近。
此外,受访者每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平均频次整体较低,集中在1-2次及1次以下。而冰钓、冬泳的年均参与频率较高,每年参与10次以上的受访者分别达12.6%与10.6%,这两个项目门槛较低,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报告》介绍,受访者参与冰雪运动的消费预算集中于1000元上下。平均消费预算最低与最高的冰雪运动项目分别是仿真溜冰(689元,13.6%的网民参与过)与越野滑雪(1588元,4.8%的网民参与过)。整体上,滑雪项目的消费预算相对高于冰上项目消费预算,个人参与经济实惠冰雪运动的比例更高。
在未参与过任何冰雪运动的受访者中,31.5%的人对冰雪运动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占比为24.5%。未参与过任何冰雪运动的受访者中,仅3.0%的人有计划体验冰雪运动,58.8%的人虽然目前没有体验计划,但未来可能有,这表明冰雪运动未来发展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