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4月7日,德勤高等教育卓越中心(Deloitte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Excellence)发布《2025年高等教育趋势:审视塑造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挑战与机遇》报告,讨论了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五大趋势。
该报告指出,学位价值存疑、政治化倾向加剧、学费不断上涨以及高等教育与职场需求脱节的现状,正不断削弱美国民众对高等教育的信心。为此,美国国家教育基金会已发起专题研讨,探索高等教育如何重塑信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目前全行业及各院校正围绕学生成功,积极推进信任重建计划,重点关注增强透明度、强化问责机制及深化社区参与。
"高等教育直接横亘于美国政治与美国社会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之上,而这个断层正是社会中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者与未获学位者之间的鸿沟。"
——德勤大学2024新时代高等教育论坛嘉宾
鉴于影响美国校园的一系列力量相互交织,以及未来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美国高等教育正步入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大学彻底转型,而不是将其未来押注于边角的小修小补。
该报告提出了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五个重要趋势:
趋势一:应对重大财务逆风
该报告指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正面临严峻的财务挑战。2024年大选后,联邦资金的不确定性加剧了院校的现金流压力,可能迫使更多依赖州级资金或私人捐助。2023年,Big Ten联盟中14所大学里有4所出现大幅运营赤字;2024年平均每周就有一所院校宣布关闭或合并,全年至少20所停办,2020年以来累计超过40所。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种财务困境源于多重压力:医疗保健、学生心理健康和保险等间接成本飙升,院校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却缺乏明确资源支持。约半数大学校长承认校内学术项目过剩,亟需裁撤。
"如果高校继续在如此逼仄的边际上运作,就将失去容错空间、创新空间,更无法让预算与战略相匹配。"
——德勤大学2024新时代高等教育论坛嘉宾
为应对危机,院校正在转向集中化资源管理,通过战略预算评估剔除低效项目。成功的机构往往将决策透明化与持续沟通相结合,如波士顿大学荣休校长鲍勃·布朗所言:"风暴中航行时,最忌成员各自为政"。战略预算方法包括在使命范围内开拓多元收入,以及基于预期收入精准分配资源。AI技术正成为新助力,通过预测分析、机器学习等手段优化招生趋势研判、助学金配置及课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匹配。
报告认为,财务透明度成为重建信任的关键。清晰的预算沟通能使立法者、捐助者等外部利益相关方理解院校使命,进而支持符合长期目标的重点项目。在资源紧缩时代,院校必须明确战略优先级——停止冗余活动,加速核心项目,启动创新尝试。与慈善机构、企业及各级政府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将成为构建财务稳定模式的重要途径。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和跨部门协作,高等教育机构或能在逆风中开辟可持续发展之路。
趋势二:构建适应新时代的风险管理范式
该报告认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导者近年来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风险格局,传统聚焦实体资产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无法应对新挑战。校园骚乱、抗议活动与政策调整交织,言论自由与校园安全平衡、疫情对学生准备的持续影响、政治力量对精英院校社会角色的审视等议题持续发酵。研究显示,当前风险驱动因素涵盖人口结构、经济形势、政治环境、法规政策与技术变革等多维度,即使资金充裕的院校也难独善其身,更遑论生存压力中的机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亟需转向更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传统分散化、被动应对的风险管理方式已失效,因为现代风险具有高度关联性——例如为实现招生目标可能加剧基础设施压力,需同时解决延期维护与新资本项目的矛盾,这种"风险传染"效应要求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ERM方法通过整合原先孤立的职能,为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风险全景视图,使其能系统性识别、评估与缓解风险。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值得注意的是,ERM在高校的采纳率正显著上升,表明风险管理正从法律总顾问或审计委员会的专属领域,转变为全员参与的核心职能。
"应对当下挑战,领导者必须坚守机构的核心价值——尤其在危机时刻。重溯价值传统、重塑机构价值叙事,正是危机沟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德勤大学2024新时代高等教育论坛嘉宾
为应对不确定性,该报告建议采用"三O"框架:建立利益相关者观点表达的出口(Outlet)、提供危机降级的退出路径(Off-ramp)、确保所有行动的透明结果(Outcome)。
该框架实施需基于对各方需求的深刻理解,并预先规划多种可能情景。同时,机构必须提升敏捷性以适应学生期望、新兴教学模式等变化,这要求重构组织形态与生态系统。
通过ERM流程支持的情景规划,明确重大风险归属与治理结构,将成为机构在风险格局中保持战略定力的关键。董事会更需将战略性风险管理提升至治理层面,以守护机构使命与长期稳定。
趋势三:四年制学位的未来
报告指出,在美国近年来,关于传统四年制本科学位的讨论正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而发生深刻转变。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质疑与入学机会的担忧叠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思考四年制大学教育的适用性和财务可持续性。
对此,部分高校已将重心转向新型学历认证体系,催生了从学徒制、职业认证到加速学位项目等替代性路径的蓬勃发展。这些选择因其成本效益和更快的就业通道,日益受到学生、家庭和雇主的青睐,对传统四年制模式形成挑战。
高等教育机构正通过创新方式应对:将120学分的学位拆分为更短小的模块、扩大双录取项目、增加体验式学习机会,以及开发以能力为本位的弹性学位项目。这些项目强调实际能力而非学分积累,确保学生掌握雇主明确要求的职场技能。为配合这些新兴项目,部分认证机构也调整了标准以支持创新模式。
这一趋势重新定义了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将全国性讨论聚焦于传统四年制学位的相关性、结构和成果。关键问题在于高等教育如何保持其公共属性,培养社会所需的领导力和劳动力以应对紧迫挑战,同时在学生对传统教育模式兴趣减退的背景下寻求突破。对120学分标准的重新评估,有望打破当前构成高等教育公信力危机的"入学机会-学业完成-教育价值"三重困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数据显示,仅47%的美国人认为无贷款的四年制学位学有所值(若含贷款则骤降至22%),而76%的职校毕业生认为其教育投入值得,远超大学毕业生56%的比例。这解释了为何职校入学率正以每年4.9%的增速稳步上升,同期其他院校入学率持续下滑。过去十年间,美国学徒制规模从31.7万激增至64万,预示着美国可能正追随欧洲职业教育路径。
"高等教育的新时代是属于雇主和劳动力的时代。我们绝不能继续滥发毫无价值的学位证书。"
——德勤大学2024新时代高等教育论坛嘉宾
要在结果导向的新环境中立足,教育机构必须提升学位项目的灵活性,满足现代学习者根据个人与职业需求随时启停学业的需求。通过平衡技术与人文教育,机构需优化教育体验以应对成本攀升和就业紧迫性。提供更经济高效的学位路径既能缓解财务压力,又能加速职业起步。
同等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必须与明确的能力目标和成果挂钩。能清晰展示学生实战应用能力的项目将更受追捧,推动院校探索实践评估、作品集评审、项目制学习等新型评价体系,使学生凭实质能力而非学时积累获得进阶。
要成功颠覆四年制学位传统,需要建立教师、雇主和认证机构的三方协作,共同重塑学业完成路径。尽管120学分标准已在部分领域被打破,但如何衡量知识与能力获取、AI在评估中的角色、教师职能转变,以及认证标准适应性等核心问题仍需解答。这些探索将决定未来学位的价值内涵与发展方向。
趋势四:劳动力需求变化折射高等教育体系转型
该报告指出,高等教育机构正面临劳动力需求与角色定位的深刻变革,这一趋势反映了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转型。在领导层方面,2022-2024年间高校高层领导岗位离职率已突破20%的历史高位,其中首席学术官平均任期仅4.7年——美国教育委员会数据显示近半数首席学术官任职不足三年,30%计划五年内退休,人力资源主管也呈现相似趋势。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种领导力真空因缺乏继任计划而加剧,促使越来越多院校转向多年制临时校长任命模式,这种安排既能维持机构连续性,又为物色永久领导人争取时间,但临时领导者也面临推动变革的固有挑战。
与此同时,新兴管理岗位不断涌现,如高校正组建专门团队管理运动员姓名、形象和肖像权合约,部分院校甚至设立内部代理机构协助运动员进行品牌开发。
"我最担忧的是,就像过去半个世纪教育领域的多数技术进步一样,人工智能非但不会缩小数字鸿沟,反而会加剧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这一分化现象。"
——德勤大学2024新时代高等教育论坛嘉宾
教职员工的角色重构同样显著。AI的普及正促使管理者重新评估哪些行政工作可交由AI处理,这要求院校加大对员工技能升级的投入,并重新界定首席信息官作为机构变革者的职能。
教学岗位则面临更根本的转变:既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思维能力,又需确保其毕业即具备职场技能,这推动着高校将高影响力实践(如产学研结合项目)纳入课程体系。
教师角色正从传统教务管理转向学生导师制,学术指导功能逐渐转移至专职行政人员。面对包含双录取高中生、在职父母、退休人士等跨代学习者群体,AI的个性化学习支持虽潜力巨大,但其伦理风险(如算法偏见、数据隐私)也引发广泛讨论。
为应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高校正通过课程改革强化与就业市场的衔接。盖洛普调查显示,导师制、实习和校内工作机会等体验式学习能显著提升学生满意度及就业成果,进而重建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信任。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机构通过开发学生劳动力资源,既缓解财务压力又增强校园参与度——这种双赢模式证明,让学生在校内获得有偿实践机会,既能减轻其经济负担,又能使学术训练与实务操作形成闭环。
趋势五:拥抱“系统协同”
该报告指出,“系统协同”(systemness)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兴起的重要趋势,这一概念由纽约州立大学前校长南希·津珀在2012年首次明确提出。她将其定义为:多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合作,通过共同运作形成比单个部分独立行动更强大的活动网络。具体实践形式多样,包括共享采购协议、跨校区通用通识教育框架等。过去10年间,系统协同已成为高校领导层和董事会推动多校区协同转型的核心策略。
2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首次出现两所公立两年制院校关闭的事件,凸显了这一理念的紧迫性。面对日益频繁的预算缺口,高等教育机构正通过合并、收购、卫星校区特许经营以及构建纵横网络等方式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尽管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并购活动有所增加,但整体收购不仅成本高昂,还存在价值实现难题。即使是健康机构的并购,也需要在行政职能、学生组织、教师治理等方面实现真正的文化融合才能见效。
因此,部分机构转向更灵活的“系统协同”模式——通过跨校区共享行政与运营职能减少冗余,同时让学生能跨区域获取更多学术资源、课程和项目,从而提升整体成本效益。
这一理念尤其适用于当前环境下的州立大学系统。传统上,大学系统办公室仅承担政策职能,各成员机构保持高度独立。财务关系也呈现两种模式:部分系统实行单一资产负债表(成员机构间承担连带财务责任),另一些则作为独立财政实体在政策框架下松散联合。
但如今,系统角色正快速转变,董事会从两个维度推动变革:一是迫于成本增速超过收入的生存压力;二是将系统规模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战略机遇。通过协同而非竞争,机构能在应对财务挑战的同时拓展课程供给,为学生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必须以创新思维探索与各类教育机构的合作——无论是综合性大学、K12基础教育系统还是社区学院——共同实现财务可持续。关键在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坚守教育使命的同时,通过资源共享达成降本增效。"
——德勤大学2024新时代高等教育论坛嘉宾
早期采用系统协同的州还能在劳动力发展和人才吸引方面抢占先机。但转型面临显著挑战:需要领导者全力投入并制定有效变革计划,包括调整流程、政策、数据标准、角色和培训等。由于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高管流动率高、继任规划不足的问题,具备机构资本且能推动变革的领导者十分稀缺。
报告最后指出,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着复杂的问题,需要它们不断适应和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使命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促进社会进步。为了在今天和未来履行这一使命,高校必须勇于挑战现状,勇于承担风险,勇于创新。
资料来源:
Deloitte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Excellence. 2025 Higher Education Trends: A look at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shaping America’s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insights/articles/us188123_cgi_higher-ed-trends/DI_CGI-Higher-ed-trends.pdf
[本文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成果]
本文由“教育国际前沿课题组”(IFRGE)课题组成员整理,课题负责人张永军,编辑刘强。内容仅供参考,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下载该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