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自然醒来,觉得应该9:30分左右吧,看了一眼手机,是9: 30分。这两年经常觉得有什么事没有完成,养成了凌晨2点半才能入睡的毛病。起床后挥身酸软绵绵无力,慵懒的拖鞋摩擦着地板,挪到厨房做一杯摩卡咖啡,电炉的火力很猛,二分钟咖啡的香气就会弥漫到家里的角角落落。取杯、挤炼乳、少量牛奶、咔嚓一声,两片焦黄的全麦面包片弹出,摩卡壶喷射出蒸汽的撕鸣声,咖啡和面包都好了。耗时5分钟将这些动作在条件反射中完成。第一口的咖啡穿过干涩的喉管后,人就清醒了一些。
摩卡壶的窗外有一棵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们搬到这里巳经15年了,我每天对着这颗树都会发愣的看它一会,总是觉得这棵树是有灵魂的,因为它每天早上都能看到我。它的树冠看极了印地安头像的正测面,面部朝北,也许是北京的北风比较频繁的缘故,象一位一直迎风奔跑的印第安人。巳经立冬了,它象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在秋风中留恋夏日繁茂枝叶的勃勃生机,也许是在等待风的洗礼,脱去繁重的毛发,孑然一身的傲骨等待雪的蹂躏,涅槃重生迎接来年的新生。年复一年的轮回下去,把轮回藏在身体内,留给未来的人发现它美丽的轮回纹样。对它行个致敬礼,将手放右额头稍一停顿,再向着树的方向用力伸展一下,"上午好树先生",全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从餐厅移动到洗手间简单洗漱后,对着镜子张口咧牙,下巴用力左右转转,面目狰狞的做一套夸张的面部动作,这也是日复一日的,嗯!对自己这张脸从来没有满意过。因为总是管理不好这张脸,身体内部的情绪波动全让它给出卖了,尽力控制它将情绪隐藏,心里又太拧巴,还是接受这张父母给的原生的脸舒服些,就这样爱咋咋地。
阳光透过玻璃窗投射到室内的茶几上,茶几上的咖啡还在冒着热气,遗撒在地板上的阳光经纬分明有些刺眼,将地毯移动到阳光照射的地方,就舒服多了。茶几上放着莫言先生的新书“鳄鱼”,血红的封面在阳光下更加醒目。我已经阅读了一遍,这是一部关于贪官外逃在海外生活的描述,也是莫言先生的第一部话剧,剧本围绕着主人公饲养的宠物鳄鱼展开,阅读起来非常过瘾。鳄鱼会随着鱼缸的空间大小宣示自己的领域,同人的权利、欲望、贪婪、虚荣一样,多大的场域空间生多大的的欲望和自我信仰,至到欲望吞噬掉自己,鳄鱼是人的宠物,人是鳄鱼的口粮。
咖啡要在温度略高于口腔温度时饮用,既可闻到咖啡的香气,又可感受到咖啡的苦、酸、甜对口腔、肠胃、脑腔的刺激。一杯下肚后,人就全面清醒,人类新生的器官(手机)就会启动,手机的朋友圈就是这个器官的末梢神经系统,需要它感知这个世界人的态度、认知、愉悦、焦虑。朋友圈分享是人的情绪表达,人世间的缤纷都会在朋友圈里呈现出来,能够分享出来就象人要呼吸一样。有好事者对朋友圈发不发、发什么做过一些细思极恐的分析,挺无趣的,如果大家都卷屈着将自己封存起来“冷眼”看世界,那可真就很悲哀了,会憋出来更多的戾气,至于发不发、发什么内容我觉得朋友圈会依据时事、心情自动调剂。
在朋友圈一晃悠就到中午了,午饭吃什么?周末的上午过去了!(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