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4年9月19日,新疆库尔勒市朝阳街道团结社区石榴籽乐团在为居民们表演。新华社记者 顾煜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基因。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之间持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厚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底蕴,形成了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和合共生传统理念、以和为贵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反映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折射出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胸襟和气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4年6月28日,党员们在嘉兴南湖红船旁重温入党誓词。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中创造的,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生动展现了我们党的理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接续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凝结着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的光辉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的历史见证。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奋勇向前的坚定信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我们党坚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各族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便利性、均等性显著增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影视出版繁荣发展,人们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文化盛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弘扬,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1月1日,在天津博物馆,观众参观展览展出的长信宫灯。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筑牢思想根基。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赋予文化发展以新的生命力、创造力。
创新实践路径。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要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组织动员,创新工作方法,做好制度保障,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社会实践,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认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推进互鉴融通。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把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民族团结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曹耿献系西安交通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副教授)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牛锐、海宁
制作 |章音頔
来源 |中国民族报
看完了,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