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潜心耕耘40年,她从“养耗子的”成为中国实验动物学科领军人物
2024-10-17 12:49  浏览:438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说到“实验动物学科”,许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个离自己生活很遥远、只存在于科学研究里的名词,但每次人类在研究疾病、战胜顽疾的过程中都少不了实验动物的有力支撑。回顾中国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一定少不了一个人的名字,她就是秦川。潜心耕耘40年来,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成为中国实验动物学科的领军人物,她带领团队创建的国家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实验动物技术平台为我国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从“一头雾水”到“加速追赶”

今年恰好是秦川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40周年。1984年,秦川作为中国第一批从事实验动物研究的工作人员加入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实验动物学科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在西方诞生了,20世纪80年代初才来到中国,对我们来说算是‘舶来品’,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和领域。”秦川坦言,在刚来到研究所的时候,自己真的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那段时间听过同学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秦川你学习还行,怎么养耗子去了?”。

在那个年代,许多药品、医疗设备都在依靠进口,“在意识到差距的时候,我就觉得不能再服输了,当时许多国外专家会来中国交流办讲座,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卢耀增会让他们带来相关前沿文献书籍供我们学习参考,我们如获至宝,每一本都可以翻烂,所以在接待外宾的时候,我们都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地提问答疑解惑。”秦川回忆道,那段时间,除了自己钻研,还参与了当时的“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养”项目。5年的项目时间,同事们都有很大的收获,填补了大片知识空白,为我国实验动物发展缩短了20年。

也是在这段时间,不服输的秦川在心里默默许下了对自己和国家的承诺:因为国家需要,我们一定要赶上。


图为秦川工作照/研究所供图

在“小学科”做出“大学问”

2003年,非典(SARS)疫情来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国家紧急部署了相关工作,全中国只有研究所具备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她临危受命,带领团队进行攻关。

由于SARS是烈性传染病,所以实验室要完全处于密封、负压状态,当时每天有将近20个小时在工作,平均每天12小时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度过,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我们和生死在做比赛,国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所以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她的课题组使用动物特性与疾病比较分析的方法成功制作出了SARS动物模型并评价了第一个疫苗,作为幕后英雄抵抗住了SARS病毒的肆虐。


图为2003年研究所抗击非典工作人员合影/研究所供图

一次的成功并不能一劳永逸。秦川深知,实验动物资源匮乏限制了我国基础研究,也是我国科学发现与创新的制约关键,面对随时可来的传染疾病和病毒威胁,不能打无准备之仗。“SARS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发,后期工作中我们就开始进行反复的论证,决定了中国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方向——做精准模型,解决临床问题和解决药物疫苗准确评价的关键研发问题。我们要边学习边走出一条自己开创的路!”秦川说道。

SARS之后的十几年,从H5N1到H1N1,从H7N9再到后来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秦川带领团队一直在实践和突破,每次在突发疫情暴发时,研制的与病原相关的人源化受体动物模型的供应周期明显有效缩短,为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020年2月,在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新冠肺炎学术研讨会上,全球顶尖专家聚集在此。秦川作为中国代表介绍完我国在证实病原体和体内病毒受体、模型制备、传播途径、再次感染免疫等方面进展后,专家们对于我国研究速度和成果颇为震惊,纷纷请秦川同步分享相关研究内容。

从SARS时期的“捉襟见肘”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主动出击”,我国实验动物学科已不再是40年前的模样。“我们领先不是偶然的,这是我们国家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是这十几年来一直在做基础工作,才能一鸣惊人,厚积薄发。”

从“抄作业”到“自己出题做作业”

中国的实验动物学在过去的40年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动物学、比较医学科研和教学机构,拥有亚洲唯一的国际实验动物科技人才培训基地。


图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大门

在秦川看来,中国的实验动物分为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两部分,分别承担了中国实验动物学科“0到1”和“1到10”的发展,实验动物模型的培育是我们在“自己出题做作业”,这几十年来已从量变到了质变,实验动物学科不断在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医学进步等重要领域创新研究中发挥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

在加入研究所的40年来,秦川也在中国实验动物学的探索中见证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她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了26项国家级课题,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她创建比较医学理论技术方法,制作了很多动物模型,并且成功应用。“我们国家科技真的是在飞快进步,在每一件事情上都稳扎稳打、心中有数,现在我们可以及时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工具和选择都非常丰富,不再会捉襟见肘地为动物模型和医疗仪器想尽办法做其他替代,而是可以一步步稳健推进。”


图为秦川和团队成员/研究所供图

在谈到对未来中国实验动物学发展的展望时,秦川坚定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实验动物的研究成果与最终临床的成功率接近90%,虽然我们还在努力中,但我知道终点是什么——国民健康安全。让中国人民自给自足的同时,也对全人类的健康有所助益。”

都说科技工作者要板凳坐得十年冷,要耐得住寂寞,秦川则有不同看法:“科研工作不应叫冷板凳,我把科研比作一个爬山的过程,在你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朝着光前进的时候,虽然可能永无止境,但是心里却充满了对远方和光的向往,是一个非常积极正向的过程。”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致敬每一位奋斗者!


来源/人民数字联播网

编辑/廖芸卿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


发布人:4cda****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