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金振蓉:礼赞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
2024-11-08 18:00  浏览:249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近日,《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中国科学院人的75个首创故事》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中国科学院历史上部分重大首创原创成果为切入点,深入讲述了一系列“国内首个”“国际首次”背后攻坚克难的动人事迹。资深媒体人、光明日报社科技部原常务副主任金振蓉为该书撰写了书评。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中国科学院人的75个首创故事》,中国科学院编,科学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了这本《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中国科学院人的75个首创故事》。在科技浪潮奔涌的时代画卷中,这75个创新故事如同一颗颗耀眼的珍珠,串连起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漫漫征程。这些涵盖“上天入地下海”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以及大国重器等诸多领域的“国内首个”“国际首次”的创新成果,是中国科学院人追求卓越、攻坚克难、矢志不渝、科技报国的生动写照,更是我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崛起的有力证明。

科技自立自强,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根的关键。回顾历史,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力量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力量的强弱,左右着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对于这一点,没有谁比中国科学家认识得更清楚。

中国科学院是科研的“国家队”,自建院以来,始终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75个创新故事,是中国科学院75年建院史上诸多创新事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由此也映射出一部中国科技事业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艰辛发展史。75年来,中国科学院的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与祖国同行,青丝白发,接续奋斗,不断填补科技空白,追赶先进国家前进的脚步,创造出一系列科技奇迹,为祖国科技事业的日益强大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核事业的先行者》,记叙了中国科学院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经历。从向党中央积极建议研制原子弹,到工作进展中的排兵布阵,再到科研工作中的冲锋陷阵,中国科学院人为中国的“争气弹”拼搏奋斗,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亲身经历过祖国积贫积弱遭受外敌欺侮的历史,对“落后就要挨打”有切肤之痛,他们渴望祖国早日富强。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人民终于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自力更生,“从0到1”——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记》,讲述了在我国高科技水平还十分落后的环境中,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喊出了“产业报国,自力更生”的响亮口号。对于要不要发展、能不能发展自己的高科技产业,中国科学院人坚定地认为,这是国家实现富强的必由之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正是这份勇气,使我国半导体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飞跃。今天,这项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筑梦高原 情牵天路——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筑路技术攻关纪实》,记录了中国科学院人死磕冻土技术40多年,使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从梦想变为现实,青藏高原上从此有了熠熠生辉的“长龙”。

在大国重器方面,中国科学院人勇攀科技高峰,“中国天眼”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天文观测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量子通信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在信息安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科学院人在航天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使中国人向着星辰大海的征程不断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重大创新突破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书中处处呈现了科技工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本书特别突出刻画了科学家的形象,那些深入细腻的人物故事,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思绪万千,被科学家的报国情怀深深感染。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毅然放弃国外已有的良好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回到祖国怀抱。在那个坚苦卓绝的年代,他们视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将个人的荣誉和成就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有的隐姓埋名,长年在艰苦环境中默默从事重要的科研工作;有的面对简陋的科研条件,想办法创造条件完成科研任务;有的为了科研需要,不停调换科研岗位。但是,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他们毫无怨言。

何谓“担当”,从没有见过飞机“心脏主动脉”空心涡轮叶片的科学家师昌绪,凭着一张草图,就敢于接下研制的任务,他为“国外已经有了”而着急,坚信我们一定能做出来。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一王守觉,为了这块集成电路,不图名、不为利,直到40年后这一贡献才为世人所知。而在研制我国第一台高速摄影机的过程中,由于当时连煤气都没有,科研人员需要热加工时竟用土办法配制出了可供使用的“煤气”。至于青藏铁路建设,如果没有科研人员长年坚守青藏高原,对于冻土有着充分认识,就不可能产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效果,从而解决国家重大急需,保证这条世界上难度最大的铁路顺利建成。可有几个人知道,这个研究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惊心动魄的“高原求生录”……75年,75个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都展现了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中国科学院人在追求这些创新成果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追求卓越意味着不满足现状,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挑战科技难题的极限。攻坚克难则体现了他们在面对科研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时,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决心,彰显了他们对科研事业的坚定信念和长期坚守,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始终如一投身于科技创新工作。科技报国更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动力和源泉,将个人的科研追求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种科研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学院人勇攀科技高峰。

这些创新故事,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更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新起点。《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中国科学院人的75个首创故事》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道路的生动注脚。我们向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院人致以崇高敬意!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励更多人投身于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中国人一定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这些故事也鼓舞着全体中华儿女在各自岗位上,不忘初心,努力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4-11-08 第3版 读书)

责任编辑:曹旸


发布人:63ab****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掌控
  • 2024-11-08浏览:2633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