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数洞丨100吨的中国空间站到底谁来造?一家单位可不够,要上千家!
2024-02-29 10:11  浏览:394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这是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数据,

却隐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透过这些数据,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洞察中国经济的“意想不到”。

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浩渺宇宙,我们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正环绕地球飞行。建造空间站不仅推动了多项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更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今天的数据洞察,我们就看看来自太空的新质生产力。

神舟十七号乘组已在轨工作四个多月,各项科学实验正在按计划推进中。他们驻留的中国空间站,由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五个模块组成,总重量接近100吨,相当于67辆小轿车的重量。

内部人员驻留空间大约有110立方米,换算成2.5米高的住房,那么它的面积是44平方米,为了建造这44平方米,科研人员用了数千台(套)的设备。


看,这个在太空中载着航天员“行走”的机械臂有10米长,它可以辅助航天员出舱、抓取二十多吨重的舱段。看似简单的结构,却是由1.8万个零部件组成。上百人的团队写了50万行代码,才让机械臂拥有了在空间站舱壁上自动巡检的能力。一只“手臂”,就能看出整个空间站的精细复杂。


零件多,谁来造?显然靠一家是不够的。中国空间站工程的研制涉及14大系统及上百个分系统,参与单位上千家。

空间站在太空飞行需要“翅膀”来提供能量,它就是柔性太阳翼。空间站上最大的柔性太阳翼展开面积超过138平方米,相当于两个羽毛球场地大小。为了让它和实验舱段一起装进火箭,航天人一呼百应搞创新,采用了超薄型轻质复合材料,使柔性太阳翼全部收拢后厚度只有18厘米,与一部手机的长度相当。用创新解决了大面积太阳翼如何装进火箭发射的难题。


作为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工程之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共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已在空间站开展60多项空间科学和应用任务并取得成果,极大促进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崔霞 吴天白 文为明 张昊)


发布人:4f8e****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2024-02-29浏览:3670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