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低血糖是身体在“求救”,“三防三救”要牢记→
2025-04-15 14:05  浏览:39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日前,曾登上央视舞台、年仅38岁的“网红洋媳妇”杨奇娜,因突发低血糖不幸去世,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低血糖问题的广泛关注。

低血糖是身体的红色警报,科学防治比“硬扛”更重要。面对低血糖,大家要记住“预防为主,及时干预”的原则,别让一时疏忽酿成大祸。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低血糖是身体在“求救”

血糖就像汽车的汽油,是维持人体运转的核心能源。

一般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值(非糖尿病患者<2.8毫摩/升,糖尿病患者≤3.9毫摩/升时),就会出现低血糖。

轻度低血糖者可能仅表现为心慌、出汗、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而重度低血糖者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等严重后果。

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0%的糖尿病患者因低血糖就医,而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低血糖相关住院率更是普通人群的3倍。

低血糖的“三重风险”

大脑缺氧危机。大脑是“耗能大户”,低血糖持续5分钟就会使脑细胞受损。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诱发认知障碍。

心脏超负荷运转。低血糖发生时,身体为了自救,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对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这种“心脏过载”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一项研究指出,一次严重低血糖发作会使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2.3倍。

意外事故高发。开车时突发低血糖,反应能力相当于酒驾(反应延迟0.5秒以上)。老年人因低血糖跌倒,可能引发骨折,这些隐性风险常被忽视。

低血糖会造成身体损伤

以下人群一旦出现低血糖,就会造成身体损伤。

糖尿病患者:长期控糖过严或胰岛素使用不当,可能陷入“低血糖昏迷——血糖反跳”的恶性循环。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次低血糖发作相当于给血管做“加压测试”,可能直接诱发脑梗死或心肌梗死。

老年人:感知能力下降,低血糖症状往往症状不明显,但实际损伤已在发生,死亡率是普通成年人的2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牢牢记住“三防三救”

“三防”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两餐间隔4小时后再吃加餐(如吃1片全麦面包、喝1杯酸奶)。

用药安全。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避免空腹运动,服药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

运动防护。进行中高强度运动前检测血糖,血糖<5.6毫摩/升者,需先补充适量碳水化合物(如1片面包或1根香蕉)。

“三救”

轻度症状(能自理):立即吃15克速效糖(如4颗硬糖或半杯果汁),15分钟后复测血糖。

意识模糊:切勿强行喂食,立刻令其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

反复发作:记录发作时间、用药和饮食情况,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小贴士

糖尿病患者要随身携带“急救卡”,写明姓名、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

普通人长期节食后如出现手抖、心慌,可能是隐性低血糖的信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急诊医学科 李阳

整理:朱广平

编辑:刘洋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SNQQTSM】获取授权


发布人:9497****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