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星空夜话丨家训家书里的“中国智慧”
2024-08-12 22:09  浏览:219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同治九年(1870年)一个初夏夜,右眼已经失明的曾国藩拖着病躯,给两个儿子写下1400多封家书中的又一封。在信中,这位长期在外为官的父亲付以毕生阅历,希望子孙能够做到“不忮(嫉妒)不求”。“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这便是被誉为醒世箴言的《忮求诗二首》。不假外物、反求诸己的家风一脉相承,助力曾氏家族绵延十代、无一败家,有成就者多达200余人。

“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有着3000年历史的家训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一些颇负盛名、富有远见卓识的家训家书依然契合现实、触动人心,对于当下的社会治理、齐家之道、自我管理等仍不无启发。


这是曾国藩珍贵文物巡展现场展出的曾国藩手书家训。新华社资料片

经世致用的“方法论”

“心犹首面也……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东汉文学家蔡邕写给女儿的家训中,强调了一个人内在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这一“对镜梳妆”的佳喻,至今为人所信服。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从一则则千古流芳的家训家书中,中国人正身率下、规矩方圆、自强笃定的文化心理跃然而出、有迹可循。

关键词一,行为习惯。古代家训非常重视对人的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儿童期可塑性极强,应早做引导,避免一曝十寒。对此,一代名儒颜之推论述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干公道事,做老成人,说实在话”,太原市双塔博物馆里,明代大儒吕坤为父所刻的《近溪隐君家训》碑为人称颂至今。吕坤之父善持家、重教育、和睦友邻,培养了吕坤善良正直的品行,吕父主张教育从儿童抓起,在民间影响很大。

关键词二,自强。一些先贤教育子孙从小要有高远的胸怀,认为这是做人、成事的基础。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家诫》云:“但君子用心,有所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他认为人要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立志。清代《高氏塾铎》说“勤有三益”:“勤则不匮”“邪心淫念,无从而生”“可以致寿考”,认为勤劳和好逸恶劳的人性逆向而行,就在于它能适度唤醒一个人的斗志。这篇家训举例说,周文王中年受命为君,关爱百姓,躬自劳作,从早到晚甚至没有闲暇吃饭,在位长达50年。


成都武侯祠园林 。 新华社资料片

关键词三,廉洁。包拯家训短短几十字,要求子孙不得贪赃枉法,保持清廉家风。南宋宰相赵鼎《家训笔录》中说道:“人之才性,各有短长,固难勉强,唯廉勤二字,人人可至。”陆游《放翁家训》亦把节操立为家风。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书积衣,总是枉然。”

关键词四,人道主义。古人不仅看重家庭内部关系的有序,还注重良好的社会关系处理,与当今和谐社会的理念如出一辙。被朱元璋誉为“江南第一家”的浙江郑氏家族在家训《郑氏规范》中嘱告家人:“和待乡曲,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具体规定有:开药店为无钱医治的人们救治疾病,炎夏季节在大道旁设一些茶水站以济行路人,捐资修桥补路“以利行客”等。清代学者许汝霖辞官回乡途中,针对当时的奢靡之风日甚,拟出著名家训《德星堂家订》,压缩家庭开支立私塾、济孤寡、助婚丧。

优良的家风是民族精神的巨大推动力。“家训中的很多优秀品质和高尚追求,都成了我们民族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成了全社会一致践行的行为准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勇说。

润物无声的“行动派”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些家训名言重引导启发,而非生硬说教,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知行合一观,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山西灵石县明清建筑王家大院由百余座院落、上千间房屋构成。据统计,王家大院近200处楹联、匾额,均寓有修身积善之语。“务忠务孝务廉务节,庶几克振家声”“敦厚”“三省四勿”“澡身浴德”,无一不在提升家庭礼仪文明和为人处世的道德素养。一处石雕画面为莲花丛中立着两只白鹭,寓意“路路清廉”,意在提醒子孙后代要保持清廉品性和情操。


王家大院正门。 新华社资料片

“王氏家族3000族人和睦相处,200余年人才辈出、兴盛不衰,不能不说这样的庭院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首席专家、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说。

为打下一个好基础,古人动了很多脑筋。有人将家训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让幼儿朗读诵唱。有人在给儿孙起名字时,将家训家风浸润其中。 晋东南阳城一带“状元楼”“插花楼”的命名,无形中就是一种耳濡目染。“中国人骨子里是比较温婉、含蓄的,体现在家训上就是一种渐进式的家风熏陶。”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文物博物馆馆长李学东说。

有趣的是,一些家训有诸多善于突破、思想解放之处,而非了无生趣的“老古板”。

比如,主张顺应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天性,不能过于严苛,更不可随便责怪。清初冯班在《将死之鸣》中说:“过严之弊,子弟顺谨者必愚,黠慧者则憨。鞭扑之下,使人不生善念。”清代郝培元《梅叟闲评》说:“树木嫩小者,不可芟去其枝。芟去太早,树便不长。亦犹少小儿童,督责太严,便无勃勃生趣也。”清光绪进士赵怡的母亲教子女:“幼孩原是手舞足蹈,方有发扬气象。但事事必规之以正,俾稍绳于理法。若必令过于拘挛,岂不窒其活泼之机趣?”

又如,对女性的平等与尊重。清代书画家蒋伊在《蒋氏家训》中告诉家人,“妇人三十岁以内,夫故者,令其母家择配改适,亲属不许阻挠。”范仲淹甚至给再嫁的本族女子以经费资助。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奇逢77岁高龄写下《孝友堂家训》:“一家之中,老老幼幼,夫夫妇妇,各无惭德,便是羲皇世界。”

中国智慧的“再发光”

历史上,因为家风不良,家道走向败落的反面案例不胜枚举。近年来,因对配偶、子女疏于管教、放任纵容,被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也不在少数。

清代刑部尚书魏象枢说:“在家则光前裕后,在国则端本澄源。十年之后,清官良吏,君子善人,皆从此中出。”

据陈延斌介绍,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0省市74.9%的被调查者赞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最长久的老师”。

鲁迅先生曾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在浩瀚如海的历代典籍中,把一些可圈可点、可资借鉴的家训名言筛选出来,对于破解当下一些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的现象不无益处。

业内人士建议,在对散佚于国内外的家训文献进行整理和抢救性发掘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案例,建立家训文献与家训家风研究数据库,实现对传统智慧的“再利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封面/摄图网

编辑/廖芸卿

审签/晓月

监制/乔虹


发布人:bbef****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