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第十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在山东肥城成功召开,共绘“双碳”背景下的储能新图景
2025-03-25 15:35  浏览:15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25年3月22-23日,以“聚焦储能前沿,打造新质生产力引擎”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在山东泰安肥城市成功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颗粒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指导,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储能科学与技术》编辑部、泰安市新能源产业链、肥城市新能源产业链共同承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5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储能技术发展大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第十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合影

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书记/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主任朱庆山研究员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锁江,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首任Chamberlain(资深)讲席教授、储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龙,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等业内知名专家,以及中国化工学会监事长华炜,山东省科协常委、省电力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徐震,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兰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淑玲,肥城市委书记张莉,市委副书记、市长范长征等出席开幕式。华炜、李兰祥、张莉分别致辞。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庆山主持开幕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化工学会监事长华炜致辞

院士领衔,共探储能技术前沿趋势

多位国内外顶尖院士专家围绕储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作大会报告,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中国工程院杨春和院士聚焦“深地储能机遇与挑战”,提出利用盐穴等地质资源构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科学路径;中国科学院张锁江院士深入探讨了“电化学储能的过程工程新挑战:跨尺度反应——传递调控”,强调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协同创新的重要性;中国工程院陈立泉院士以《储能与AI》为题,剖析了AI与储能技术融合的创新场景;英国皇家工程院丁玉龙院士则分享了“基于颗粒的中长时热能存储”国际经验,为中国储热技术产业化提供借鉴。此外,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海生研究员的报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展示了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大会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肥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周学志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储能科学与技术》主编黄学杰研究员共同主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肥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周学志主持会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研究员主持会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工程院杨春和院士作大会报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科学院张锁江院士作大会报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工程院陈立泉院士作大会视频报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英国皇家工程院丁玉龙院士作大会报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陈海生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多维对话,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

本届大会设置“先进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新型储能技术”“长时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专题分会场,2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及墙报展示等形式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其中,钠离子电池低成本、高安全性的优势引发热议,压缩空气储能在长时储能中的应用场景成为讨论焦点。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储国能等头部企业代表参会并作报告。

为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大会特别策划“储能青年科学家论坛”“研究生论坛”“储能科学与技术讲习班”等特色活动,为青年学者搭建展示舞台,助力人才梯队建设;大会还组织参观交流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当地企业对接技术需求,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产业端延伸。

本次会议通过8个学术论坛、218场报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共话新型储能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新华网对此次大会进行直播,吸引45.7万人在线观看。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以会兴产,赋能肥城新能源生态圈

作为全国最大的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肥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与产业基础,成为本届大会的“最佳舞台”。大会期间,部分与会专家还到中储国能山东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中能建35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中电建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中石油鲁银(肥城)盐穴储气库、首航高科二氧化碳熔盐储能示范和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以及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蔚蓝科技产业园、山东兴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华劲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

大会的举办为本地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一方面,钠离子电池、氢能等前沿技术的展示,为肥城电极材料、储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链环节提供了技术升级方向;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建言、企业对接,本地有望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形成“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集群。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锚定“双碳”,储能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我国储能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但仍面临核心技术自主化、成本优化、标准体系完善等挑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储能技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核心支撑,需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技术瓶颈,加速产业化进程。本届大会通过汇聚智力资源、推动跨界合作,将加速电化学储能工程化、深地储能安全评估等共性难题的突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这场储能领域的学术盛宴,正以创新之力驱动新质生产力成长,为中国能源转型书写新的篇章。

在3月21日下午召开了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第三届委员会第2次工作会议,会议由朱庆山主任主持并做工作汇报,郗向丽秘书长汇报了本次活动的组织情况,30余位委员参加了会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第三届委员会第2次工作会议合影

表彰激励,培养储能新生力量

3月22日晚,由清华大学教授、《储能科学与技术》副主编张强主持,中国科学院李虹景院士、大会主席朱庆山研究员、肥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周学志颁发了《储能科学与技术》高被引论文、研究生论坛最佳报告、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优秀墙报证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储能科学与技术》高被引论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研究生论坛最佳报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优秀墙报


发布人:bdc9****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