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文化苦旅》QAS读书笔记
2024-08-13 19:19  浏览:150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遗失的文化遗产,是每个中国人的切肤之痛。

到了1985年前后,中国文坛上正式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

一路的跋山涉水,最先“苦”的一定是身体。

这些“苦”对余秋雨而言根本不值一提,因为还有一种“苦”,让他愤怒、悲痛又无力。那就是“文化遗失之苦”。

唐代的文明也好,宋代的艺术也罢,全部在一个人的无知中消失殆尽。

余秋雨说:“在探访过程中渐渐明白,中华文化不像当时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它确实步履艰难,却来自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深刻冲突。历史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自于此。”



A2、从审美情绪和人文情怀,看文化苦旅的文化意蕴。

什么是文化意蕴呢?

学者朱光潜在翻译黑格尔论艺术的经典巨着《美学》时解释说:近于汉语的“言之有物”的“物”,便是“意蕴”。简单来说,意蕴正是创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寄托。

而《文化苦旅》中的文化意蕴,我们可以从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两方面来分析。

1、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审美情趣。

在《文化苦旅》中,贯穿始终的是一个“静”字,喧嚣与浮躁使人堕落,只有“静”才是心灵最终的归属。

在《文化苦旅》中,贯穿始终的是一个“静”字,喧嚣与浮躁使人堕落,只有“静”才是心灵最终的归属。

余秋雨这种宁静的审美观与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


2、我们再来说说书中人文情怀。作者在描写一些古迹时,还十分重视挖掘事物背后的人文内涵。

余秋雨希望“让古代多留几处印记在现代”,好让我们“携带着废墟走向未来,走向民族崛起。”



A3、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余秋雨曾说:“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挫折。”

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突然涌起了深深的疲惫,渴望通过行走去寻找人生的答案和最终的寄托。幸运的是,他最终也找到了。

在柳州落脚时,余秋雨住的地方离柳侯祠很近,第二天一早,余秋雨就朝着那里赶去。柳侯祠的主人我们都耳熟能详——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

余秋雨在排排石碑间浏览完了属于柳宗元的一生,他想:“灾难使柳宗元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在柳宗元身上,余秋雨同样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心境不同,心态相仿”。

同样,在《腊梅》这一章中,余秋雨更是言明自己找到了“明灭于心间的一个宁静光点”。

余秋雨想告诉每个人:“心中要有热爱生命、热爱自然、领悟天道这样种种的思维,这样就是保持了一种内心的诗。远方未必有诗,但是一个内心有诗的人,他可以把远方和近处的诗都激发出来。”

而身体和灵魂只要有一个能在路上,也会让生命变得丰盛起来。

在余秋雨翻译的《离骚》中有这样一段话:“日月匆匆留不住,春去秋来不停步。我只见草木凋零,我只怕美人迟暮。何不趁着盛年远离污浊,何不改一改眼下的法度?那就骑上骏马驰骋吧,我愿率先开路。”

几十年来,无论是考察探究中国文化,还是把文化传播开来,余秋雨始终身体力行,为这句话作出最好的解释。

他的《文化苦旅》,为困在生活中的我们提供了灵魂的远方,让文化在我们的生命中扎根,以便为人生寻求更多未知的可能。


S、《文化苦旅》,本书是作家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

发布人:241f****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