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有诗云:“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民间也有“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的俗语。这一时节,我国大部分地方特别是南方地区,一般会把惊蛰作为春耕的开始。
惊蛰时节,行走在长江首城宜宾的乡镇村社,当地农户正忙着翻整田地、浸种,开启新一轮的劳作。从春播到秋收的180多天里,地里的高粱、水稻、玉米等,将完成从种子发芽到颗粒归仓的“轮回”。
忙碌的身影中,有宜宾市翠屏区百花镇种植大户张叙强。2014年,为照顾家庭,返乡务农的他就近在当地流转了300多亩农田搞规模种植,但多年来的持续投入和微薄的农业利润,让他感到难以为继。
2022年,正当张叙强想要放弃时,他与政府、五粮液公司签定酿酒专用粮订单合同,第一次尝到了“吃农业饭”的甜头。
他算了一笔账:2023年,五粮液育苗基地免费提供的专用粮幼苗,为他节省了超过6000元育种开支;7、8月份的粮食收获时节又主动上门收粮,为他在车辆运输、人工搬运上节省了1万元左右开支。“最大的好处来自五粮液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了近1元/斤左右,以亩均产出500斤高粱计算,300亩土地一下子就增收了15万元。”
与种植户一同忙碌的,还有五粮液农业公司工作人员。春节过后,他们一直奔走忙碌在宜宾各区县的五粮液专用粮基地间,指导当地农户种植适合五粮液传统酿造工艺所需的酿酒专用粮。
好酒是酿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春播时节,种子选育是重中之重。
五粮液农业公司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品种筛选,目的是选出酿酒特性、生长特性、经济特性优异的专用粮品种。为种出道地好粮,五粮液聘请国内顶级的院士、专家,并携手省、市、区农业技术人员,从成千上万的品种里开展品种选育和技术创新,从种子源头筑牢酿酒原粮品质关。
经过层层甄选,最终种皮较薄、吸水性强的川北小麦,富含大量单宁青花素等成分的川南糯红高粱,富含矿物质、淀粉含量高的川南原生水稻,富含大量植酸的川南浅丘玉米,果实饱满、质地柔软的宜宾本地大酒谷,成为了酿造五粮液的五种核心原粮。
而种植这些层层甄选而来的酿酒原粮种子的专用粮基地,承载着五粮液高品质和乡村振兴双重使命。
酿酒行业因粮而生、与农同兴。为种出高品质原粮,五粮液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思维,最大限度保证酿酒原粮供应充足、品质优良,将智慧农业种植管理体系贯穿原粮“种、收、储、运、交”全过程,积极布局以宜宾为核心、四川为主体,兼顾国内部分优质产区的专用粮供应体系,已建成标准化酿酒专用粮基地132.3万亩,实现了原粮100%可预检、可追溯、可管控。
同时,为让种植户“铆”在土地上过好日子,五粮液携手各地政府通过“政府鼓励+龙头企业年度订单+农科合平台技术支撑+种植大户积极参与”的“订单农业”模式,通过价格引导机制、绩效奖励机制引领,加快培育新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引导其走上“有增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五粮液通过提高酿酒专用粮收购价,进一步实现原粮供应自主可控的同时,也构建起“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政府放心”的互利共赢机制,为白酒行业乃至其他涉农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示范”。
五粮液方面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升级建设酿酒专用粮基地至200万亩,并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农户“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互利共赢机制,以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放心的“和美种植”引领“和美五粮”,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