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重走进京赶考路|颐和园里:景中有“警”有平安
2024-11-05 18:07  浏览:138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万寿山巅望帝都,颐和园内景分明。金銮宝殿辉煌照,玉宇琼楼锦绣成。”

颐和园这座清朝皇家园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感受皇家园林的大气磅礴。

国庆长假期间,每天早上一到8点,颐和园东宫门入口处就会人潮涌动,颐和园派出所的民警们不断地在人流中穿梭,引导游客们有序进园。“各位游客不要拥挤,提前拿好身份证,有序排队进园。”

“一名在万寿山附近长廊休息的老年游客,突然觉得身体不适,需要尽快前往帮助。”正在巡逻的牛杨和同事接到警情后马不停蹄地赶往万寿山附近,顺利找到这名游客并确认其经过休息已经无碍。正当两人准备继续巡逻时,又接到了游客送来的一个被遗忘的背包,等找到背包的主人,又接着协调园区广播找人,把走散的6岁儿童安全送到十七孔桥附近等候的父母身边。此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

牛杨是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青龙桥派出所副所长、第六社区警务队队长。在分局“两队一室”改革后,颐和园派出所并入青龙桥派出所,成为了第六社区警务队。为了更好地在园区服务游客,还保留了颐和园派出所的称呼。

得空,牛杨和同事们急忙吃口午饭,又有游客报警称自己和80岁的父亲在益寿堂走散了,他们赶紧撂下餐盘赶往益寿堂帮忙寻找。


民警在颐和园巡逻

“颐和园派出所没有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更多的是帮助群众指路、寻人、捞物的‘小事’。”牛杨告诉记者,“群众的事我们都当大事办,坚持小事不小办,小事当大事办。”

初心:从这里开始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从西柏坡出发,进入北平之后在益寿堂短暂休息,后前往西苑机场阅兵,晚上又回到益寿堂宴请民主人士共商国是。

可以说,益寿堂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京赶考”路上的重要一站。因此,“为人民服务”的“赶考”精神在颐和园派出所也更为具象化——每逢节假日和举办大型游园活动的时候,牛杨和所里的同事们就忙得脚不沾地。

“外练技能,内修功力”。让牛杨自豪的是,颐和园派出所1949年就成立了,与共和国同岁。

这几年,红色旅游持续火热,自从2021年6月,颐和园益寿堂正式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益寿堂就成为了颐和园热门“打卡地”,海淀公安分局也将益寿堂作为了红色教育基地。

牛杨说,凡是新到颐和园派出所工作的民警,都要先上两堂课,“第一堂课是到益寿堂,参观学习红色历史故事,感悟和传承初心为民的职责使命。”

刚刚工作满三年的民警胡旭婧是所里的红色历史讲述者,她会跟前来参观的同事们讲一个红色故事:毛泽东到达颐和园后,发现整个园区没有游客,他很奇怪,找人问询才知道工作人员出于安全考虑将这里清场。毛泽东听后有些生气,认为公园是人民的,不能因为他们来就清场。

这个故事始终提醒着颐和园派出所的一代代民警们,要大家牢记,时刻要以人民为中心,将为人民服务的“赶考”精神传承下去。

“把群众的事办好,把群众的小事解决好。”牛杨和同事们用行动践行着他们对“赶考”精神的理解。

“这孩子与父母走散了。”保安带着一个男孩找到了正在巡逻的牛杨。看到受到惊吓的孩子,牛杨耐心地安慰着:“别怕,我是警察,我能帮你找到爸爸妈妈。”在孩子断断续续的讲述中,牛杨了解到,孩子今年6岁,跟着父母来颐和园游玩。由于孩子不记得父母的手机号码,也不知道在哪里与父母走散的,增大了寻找难度。

牛杨安抚了一会儿孩子,起身联系园区内的广播室,反复播出孩子的有关情况并留下派出所的号码。很快,孩子父亲打来了电话,牛杨得知他们一直在十七孔桥附近,随后顺利地将孩子交给了其父母。焦急的父母接过孩子,激动地连声道谢。

“这是谁的包?”牛杨在昆明湖边忽然发现一个背包靠在栏杆上,一米远的地方,有很多人在拍照。有游客应了一声,牛杨提醒游客拿好背包,包的主人跑了过来,感谢民警的暖心提醒。

民警们的付出,游客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从一句句感谢的话语,一条条感谢的短信,一面面红色的锦旗中就能看出。这不仅是游客们对民警工作的认可,也是民警书写“为人民服务”答卷的真实写照。


民警们解答游客遇到的问题

现在,园区的工作人员、保安、保洁等都主动参与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协助民警查找走失人员、遗失物品、打捞落水的手机、背包,和民警们一起守护颐和园游客们的平安。

“派出所也会为游客提供饮水和休息保障,游客如有需要可随时进来歇歇脚。”牛杨说。

守护:平安常在身边

“第一堂课是了解颐和园派出所的传承和使命,那第二堂课是什么?”面对记者的询问,牛杨说:“逛园子。”

在颐和园巡逻,主要是靠步行,民警巡逻一天两万步起,节假日期间三四万步更是常事。“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常态。”牛杨说。

颐和园是现今国内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全园占地3平方公里,园中分布着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二十余处。

牛杨介绍,园区很大,凡是到颐和园派出所工作的民警,进所就要立即熟悉颐和园所有情况,做到熟知每一处地方,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如果有报警求助或紧急突发情况,民警能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

一次,颐和园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有游客的手机不慎掉入昆明湖里了。接警后,牛杨和同事赶往现场。“怎么去现场路程最短、时间最快,路线早在出门前心里就盘算好了。”牛杨说。

“这是所里民警练就的基本功。”等见到报警求助的游客,他简单询问情况后,二话没说挽起裤腿就下到昆明湖打捞手机了。幸好手机被卡在湖边的石缝里,很顺利被打捞上来。游客道谢的同时也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警察这么快就赶到了。

每逢节假日,颐和园派出所就会提前和园方召开会商会,讨论园区周边停车场开放、打击黑导游等问题。与此同时,海淀分局也会制定相关方案,调派其他单位警力前往颐和园支援。


国庆假期,民警们在岗值守

今年的国庆假期,颐和园客流量最高可达10余万人次,为全力保障游客国庆游园安全,海淀公安坚持24小时在岗值守,让每一名游客来得放心、玩得安心。

10月中旬,牛杨和同事们对国庆长假的游园情况做了一个全方位复盘,又增加了几处人多易堵的点位。牛杨叮嘱大家记熟,之后的巡逻中,可以重点关注。

此前,颐和园派出所也梳理了一批游客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地点,还给保安员配备喊话器,提高秩序疏导效率。“游客遇到危险或者难处,及时拨打颐和园派出所的报警电话,民警会第一时间到场处置。“牛杨说。

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刚从颐和园派出所退休的张培红只要有时间,就会去颐和园溜达。

说是溜达,其实认识张培红的人都知道,张姐心里还是挂念着颐和园里的工作,“我还想继续为园区平安尽一份力”,张培红说。10月6日,在前往颐和园益寿堂参观的路上,张培红顺便给几名游客指了路,还不忘提醒正在照相的游客带好背包。这是退休前的张培红每天巡逻都在做的工作,早就“习惯成自然”。即便现在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看到哪个景点群众拥挤,她还会习惯性地上前疏导。

张培红刚到颐和园派出所工作时,所里只有4名民警,两名辅警,担负着颐和园所有巡逻、处警以及日常检查等工作。

来颐和园派出所工作之前,张培红知道毛主席曾经在颐和园内的益寿堂宴请过民主人士。去颐和园派出所工作后,张培红才慢慢领悟到“赶考”精神的真正含义。

“大道理我讲不出,作为基层派出所民警,和老百姓接触的时间很多,我们既然是服务于老百姓的,那就要把‘为人民服务’这件事情全心全意地去做好。”张培红说。

拿“指路“来说,张培红会给游客们建议一条”省时省力“的参观路线,还会推荐他们去益寿堂感受一下红色文化。“不少游客专门回来感谢,觉得我推荐的路线,不仅节省时间,还让孩子得到了教育。”

张培红直言,上勤的时候确实很累,有时候要上山下山好几趟,一天下来,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但每次看到游客的笑脸,听到他们说着“谢谢”,张培红觉得“累并快乐着”。

她记得,一次,有一名老年游客在佛香阁晕倒了,同行的游客报了警。接警后,张培红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拨打急救电话。

听对方语气很急,她也一路小跑往佛香阁赶,又紧急联系了园方,请工作人员把急救人员带过来。随后,张培红一直陪在晕倒游客的身边,安抚其情绪,直到急救人员赶来。“同行的游客特别感激,一直给我道谢,说看到民警就感觉有了主心骨。”

当天晚上忙完之后,张培红还给这名游客发了信息,询问其身体情况。游客回信息感谢张培红:“很长一段话,全是感谢的话语,心里感觉很温暖。”


民警们守护颐和园的春夏秋冬

从1949到2024,一代代颐和园派出所民警用百倍的热情、万倍的努力、坚定的信念守护着颐和园的春夏秋冬。未来,他们将继续从心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始终如一地“为人民服务”。

文/张蕊


发布人:17c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