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播经典唱大歌
——《三国演义》现代白话版序
陈德正
《三国演义》现代白话版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无数的经典著作,在其中掀起了朵朵浪花。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绚丽的一朵。《<三国演义>现代白话版》的出版,正是弘扬传播经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一
传统意义上的狭义三国,一般是指从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开始,一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国灭亡为止,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罗贯中先生的不朽名著《三国演义》,集中艺术展现了这段进程,描写了中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并融入了中国人的性格。《三国演义》中有历史,有文化,有江湖,有治国方略,能让人们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毛泽东同志一生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并且熟读活用在指导革命斗争实践中。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小说史上历时最久的畅销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版本。其中,毛伦、毛宗岗(1632年~1709年)父子不仅对内容进行增删,还整顿目录,调整文辞,改动诗文,从而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顶峰,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版本。
正因为《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尤其是在李卓吾先生批评本之前,都是通行的240回章节体,毛本也继承了这种编排,只是整合为120回,导致目录中出现90回七字体、30回八字体夹杂的情况。相对于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三国演义》在目录编排上显得极不工整。
《<三国演义>现代白话版》的作者黄其军同志,多年致力于秦汉史研究,围绕“前四史”进行现代文写作,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书在保留原著大部分目录的基础上,对其中的42回进行了修改。其修改大体上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简单把字数修改工整。如原著第8回中的“王司徒巧用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把“王司徒”改成“王允”,把“董太师”改成“董卓”,这类与原著差别不大。
第二种是因对原著进行大幅删减,重新另立了题目。如原著第29回的“小霸王怒斩于吉”章节,涉及迷信色彩太重,本书作者直接删掉,题目也相应改为“小霸王遇刺殒命”。再比如原著68回的“左慈掷杯戏曹操”、第77回“玉泉山关公显圣”等等,都是这种情况。
70万点击量
二
罗贯中是人不是神,《三国演义》的一些错讹在所难免,尤其是目前四大古典名著作为中学生必读书籍的要求下,对其中的错讹进行系统订正非常必要。本书作者根据个人掌握的资料,对原著中的错讹进行了订正。这类订正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订正在创作或者流传过程的笔误。如第3回中,“卓视之,乃荆州刺史丁原也”。这里的丁原,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丁原原为并州刺史,到洛阳后被任命为执金吾,“荆州”显然是“并州”的音误。第10回中,“操领了圣旨,会合鲍信,一同兴兵,击贼于寿阳”。这里的“寿阳”为“寿张”之误。本回中的刘晔“姓刘,名晔,字子阳”,明显是把“子扬”误写成了“子阳”。第48回中,“次日,操酒醒,懊恨不已。馥子刘熙,告请父尸归葬”。刘熙是刘馥的孙子,他的儿子叫做刘靖。第72回中,“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这里的“三十四”实为“四十四”之误。
第二种订正是正本清源,把故意抹黑的历史恢复本来面目。“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基调,为此罗贯中先生故意歪曲事实,形成了相当数量的错误,容易让读者迷惑不解。如在第32回中,“操大喜,以女许谭为妻,即令吕旷、吕翔为媒”。曹操作为战胜方,怎么会把女儿平白无故嫁给袁谭呢?真实情况是,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为妻,罗贯中故意这样去写,明显是在“黑”曹操。
又如,在第84回中,“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也是为突出赵云的勇猛,就这样让朱然提前牺牲了。朱然作为吴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多次率军与曹魏征战,本书作者改为“交手才一个回合,一枪刺中朱然的左臂,朱然负伤而逃”,使读者不再心存疑惑。
第三种订正是对原著进行优化改写。比如,在第4回中,为突出刻画曹操奸诈性格的一面,对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情节描写,实际上是经不过推敲的,本书作者根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内容进行了改写,写出了曹操当时无奈被迫杀人的情况,从而更令人信服。
另如,为人津津乐道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历史上是本不存在的,但罗贯中先生写的非常精彩,只是因为罗贯中或者民间艺人错把曹操的都城许昌误弄成了长安,所以这部分也成为原著中最大的瑕疵。本来从河南到河北抬腿就到的距离,却把主人公关羽写成了路盲。本书作者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根据掌握的历史地理知识,对其中的地名进行了更改,更趋合情合理。
再如,第88回中,“孟获来到本寨,先伏刀斧手于帐下,差心腹人到董荼那、阿会喃寨中,只推孔明有使命至,将二人赚到大寨帐下,尽皆杀之,弃尸于涧”。两人刚向诸葛亮献了孟获马上就被杀,把诸葛亮写的非常不厚道,也与诸葛亮“智圣”的形象不符。本书作者根据评书修改为:“诸葛亮同时交代让董荼那、阿会喃赶紧带人逃走”。
三
本书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对原著进行了大胆增删。
因为时代原因,《三国演义》充斥了很多封建迷信色彩,如果不删除这些部分,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读者,尤其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书作者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删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种,完全属于封建迷信的全部删除。如第29回的“小霸王怒斩于吉”、第77回“玉泉山关公显圣”、第116回“武侯显圣定军山”等等,都是整体删除。对于虽然是封建迷信,但整体删除会影响情节发展的,则采取保留,如第69回的“卜周易管辂知机”章节。
第二种,其情节本是凭空杜撰,只为了衬托人物,也采取了删除。如第19回猎户刘安杀妻作肉给刘备吃、毛玠看到风吹折旗帜就知道刘备要偷营的章节,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删掉更符合实际。
再如,关于曹操的行踪,原著中存在中间脱节的问题。在第6回中,“既而席散,操见绍等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自引军投扬州去了”。第10回中,“李傕曰:‘孟德今在何处?’儁曰:‘现为东郡太守’”。因为缺少了中间铺垫,让人感觉非常唐突。本书作者根据《三国志》记载,进行了补写,使内容更充实更完整。
还如,在曹操平定北方返回时,正是他心情最畅快的时候。因此,本书作者插入了曹操的千古名篇《观沧海》,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宽广胸怀,而不是只一味认定其为“奸贼”。
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地理名词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不了解这些,也很难正确读懂历史事件。如三国时代的“兖州”和现在的兖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其治所位于现在的菏泽市鄄城县;“徐州”的辖区则涵盖现在的临沂市。本书作者都在其中增加了说明,有助于让读者有明晰的空间概念,也更能理解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在临沂山区被杀、曹操东征陶谦的战场主要发生在临沂市境内等等。
四
原著《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蒋大器语)的体例,让很多人在阅读上存在障碍,对中学生更是如此。因为年代久远,这种体例很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本书作者在对《三国演义》细读深研无数遍以后,决心努力写成一部大家都能读懂的现代白话版《三国演义》。为真正翻写好这部历史名著,作者精心研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共计写成了几百万字的白话文。在此基础上,历经千辛万苦,百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三国演义>现代白话版》的创作。
《<三国演义>现代白话版》自2018年问世以来,首先以《白话<三国演义>》的书名在网络连载,受到了广大读者喜爱,目前网络点击量已经突破70万。应广大读者要求,由济南出版社历时将近一年,精心设计编辑出版发行了这套纸质书籍。
这部书也是黄其军同志继《三国史话》《黄河口之恋》出版发行后的又一部力作。本书作者语言风格流畅,文笔清新洒脱,叙事简洁,条理清晰,张弛有度,气势恢宏,充分展现了现代白话文的语言魅力,使读者如临其境,爱不释手,更能充分激发大家学习阅读中国典籍的热情。
踏遍书山成小径,扬播经典唱大歌。经典需要我们共同去学习,去挖掘,去研究,就让我们从阅读这部《<三国演义>现代白话版》入手,细品深读经典,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陈德正,聊城大学教授,兼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获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等称号。)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刘表故事
袁术故事
袁绍故事(三)
袁绍故事(二)
袁绍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