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新门诊”的运行逻辑是什么
2025-08-27 11:55  浏览:25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当前,无论是在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还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正快速发展。在实际建设运行过程中,这一“新门诊”的运行逻辑是什么,呈现出什么特点,遇到了哪些难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个门诊,多个专科


走进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患者遇到的首诊医师可能来自儿科、全科、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精神心理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科室。

多学科属性是健康体重管理门诊与传统门诊的不同之处,而这也源于其最初的设置思路。《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多学科综合干预,围绕群众健康体重管理和诊疗服务需求配置相关专业力量,为患者提供联合门诊、多学科会诊等服务。

得知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是自己无法怀孕的重要原因后,体重已过100公斤的小静(化名)选择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减重代谢手术MDT(多学科诊疗)门诊就诊。最近这一年,像很多人一样,小静对肥胖的危害和健康体重管理的意义有了更多认识。7月7日,该院本部病房里,做完减重手术的小静与父母视频报平安,憧憬着未来小宝宝的模样。

北医三院减重代谢手术MDT团队成员来自普通外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生殖医学科、放射科、麻醉科、临床营养科和药学部等。术后,MDT团队将与小静开启1年甚至更长的“合作”,帮助她科学减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学科协作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学科集合,也是一个让不同学科相互学习的好模式,更是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科学的健康体重管理方案的关键。”北医三院减重代谢手术MDT团队成员李智飞副主任医师虽然来自普通外科,但对健康体重管理有综合的看法。在他看来,体重问题不能完全靠减重手术解决,还要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多种方式综合干预。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刘利群介绍,广东省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提供健康体重管理“一站式”服务,并推荐了两种模式:一是单学科主导型MDT门诊,以单一学科为核心诊疗单元,当评估认为患者需要多学科诊疗服务时,及时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团队参与诊疗服务;二是多学科联合门诊,设立独立诊室,组织多学科专家同时出诊,提供综合诊疗服务。

记者采访发现,在多学科模式下,MDT牵头科室在不同医院不尽相同。其中,内分泌科、普通外科、临床营养科作为牵头科室的占比大,也有些由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牵头。

在多学科协作中,中西医协同特色在不少地方很突出。如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中蒙医院)等结合专业特点提供富有民族特色的健康体重管理服务,兴安盟蒙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提供的健康体重管理服务融合黄油按摩、铜罐拔罐等蒙医特色疗法。

一个目标,网络协同


健康体重不能“速成”,关键是坚持长期主义,这是健康体重管理门诊不能“包打天下”的原因。正是因为看到了健康体重管理的难点,《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坚持医防融合、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分级管理,围绕健康体重管理构建诊疗协作网络。

如何构建诊疗协作网络?当前,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整合型医疗服务网络逐步迈向成熟与稳定,为健康体重管理提供了支持性环境,更缩短了相关服务直达居民身边的路程。

从4月13日到6月30日,9岁的李小小(化名)收获了惊喜:减重8.3公斤,胰岛素抵抗基本改善。站在体姿体态评估表前,李小小昂着头,挺着胸,阳光般的笑容里闪耀着自信。减掉8.3公斤体重是李小小健康生活的新起点,也是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围绕健康体重管理加强内部协同、外部合作的见证。

李小小在学校体检中发现体重已达64.7公斤,身体质量指数(BMI)为33,达到肥胖标准。在学校协助下,家长带着李小小到成都市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检查与评估,李小小被诊断为肥胖合并胰岛素抵抗。随后,该中心通过儿童肥胖转诊“绿色通道”,将李小小转诊至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重管理门诊。

“从4月13日起,为其提供了28天全天候的线上饮食运动监督和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家庭都参与其中。”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刘言说,临床营养科是该院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的牵头科室。

2023年,国家确定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成都市是其中之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重管理门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家庭之间的多维度协作,是高新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的重要内容。“医院—社区—学校—家庭”四维联动的慢性病防控网络,将健康体重管理关口前移至校园,同时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超重肥胖人群的早筛、早诊、早治能力。

记者采访发现,各地在围绕健康体重管理构建诊疗协作网络过程中,特别注重分工协作和上下转诊流程顺畅。在湖南省,省级层面制定了医联体内、医联体间、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间的转诊规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难病例可一键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患者在上级医院治疗后可下转至社区接受健康管理和随访。

一个“质量”,多元激励


各地实践表明,健康体重管理诊疗服务同质化至关重要,这是实现服务公平可及的关键路径。

指南、诊疗规范、专家共识等都是促进诊疗同质化的行动遵循。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启了我国肥胖症诊疗的新时代。

在国家“大方案”指导下,各地因地制宜,寻求服务同质化的具体实现路径。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制定了《广东省医疗机构体重管理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5年版)》。该专家共识给出了广东省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建设的思路。例如,规定三级医疗机构除需设立独立诊室外,如条件允许,尽可能全部或部分设置候诊区、检查区、宣教区、运动康复区、休息区等。

优质资源布局也是实现服务同质化的关键。安徽省组建了省级层面的健康体重管理专科联盟,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组建省级专家团队,通过定期开展疑难病例分享、技术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帮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实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协调发展。

在激励方面,医疗机构和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也都在想办法。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点从两个方面调动人员积极性。一是将公益属性与品牌效应相结合。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联合学校、社区、企业等开设“肥胖防治科普课堂”“儿童减重先行营”等,在吸引患者关注的同时,提升医院社会影响力,间接带动内分泌科、中医科等科室门诊量增长。二是绩效考核倾斜。医院将多学科协作纳入各科室年度考核,对参与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的各科室医师,根据工作量进行额外的绩效奖励。

辽宁省盘锦市将“2026年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二级以上医院全覆盖”纳入健康盘锦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压实健康体重管理主体责任。“同时,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个性化体重管理服务包’的付费模式;深化社会资源协同,联动企业开展职工集中健康筛查与干预,合作研发推广‘低卡健康’菜单,构建‘政府规划引导、医院专业主导、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盘锦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徐健峰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编辑:马杨
校对:李诗尧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发布人:dd5b****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