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3日,由中国海洋法学会、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举办的2024年中国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共46支代表队参赛。经过首轮书状环节的遴选,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我校等16所高校代表队晋级第二阶段的口头竞赛。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荣获本届竞赛的全国亚军、团体一等奖,并获得申请方和答辩方三位最佳辩手以及最佳教练奖单项奖项,在这一高水平英文模拟法庭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校代表队由国际法学院教师杨凯指导,队员包括:邓思卿(国际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冯羽晨(外国语学院2022级本科生)、林可辰(国际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宋修齐(民商经济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雅婷(外国语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逸轩(国际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其中,杨凯荣获最佳教练,王雅婷荣获申请方最佳辩手,宋修齐、邓思卿荣获答辩方最佳辩手。
中国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是全球首个采用英文进行的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赛事。该竞赛模拟国际海洋法法庭(ITLOS)的案件审理流程,使用英文作为主要语言,并邀请国家相关部委的高级官员以及国内外知名学者等担任评审。
比赛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在初赛中,我校代表队与其他队伍同场竞技,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以书状加口头总积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晋级半决赛。在半决赛和决赛中,我校队伍表现出色,最终获得亚军。我校代表队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灵活的应变能力、流利的英语表达和得体的庭审礼仪赢得了众多法官的一致好评。
本届竞赛案例内容主要涉及国际海洋法法庭管辖权与可受理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考古、海上人工设施管辖权、国际不法行为等国际海洋法前沿法律问题,需要参赛选手对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等国际公约重要条文及一般国际法进行分析与适用。案例案情复杂、涉及条文众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选手的法律检索能力和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相关国际法律知识储备有较高要求。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我校代表队齐心协力、精心准备,夯实国际法基础,全面检索相关法律问题,结合相关判例和权威观点撰写诉状,并针对口头辩论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
此次比赛得到了学校的全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往届参赛队员的热心帮助。参赛队员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我校代表队的风采,体现了我校在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异成果。这项竞赛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外高校学生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海洋权益问题的关注,对于推动海洋法知识的传播、海洋法争端解决人才的选拔,以及加强我国海洋法和涉外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教师及参赛选手感想
国际法学院教师 杨凯
感谢学校及国际法学院对比赛的大力支持,感谢往届队员们的细致帮助,让本届队员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示中国政法大学学子的风貌,他们的优异表现充分展示了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队员们实践了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化中明确国际法的规则性,用扎实的法律基础而非主观判断和去探究问题,用缜密的法律思维而非故事讲述去构建书状,用专业的法律的语言而非感情话语言去阐述诉求,不仅体现了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领域的专业性,更体现了我校为国育才的社会担当。
备赛比赛的几个月转瞬即逝,我的队员们不仅在备赛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在专业内容及外语表达方面不断突破自我迅速成长,和谐的团队氛围和队员们的卓越表现给了我作为指导教师满溢的职业幸福感,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愿珞珈山的朝晖夕阴和长江边的郎朗清风成为队员们成长过程中美好的记忆,愿我校各类模拟法庭比赛硕果累累。
国际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邓思卿
海洋法的征程漫长而短暂。现在回头一看,七个月的漫长准备转瞬即逝。比赛的结果好像没那么重要了,太多因素的杂糅让它难以捉摸,只有途中收获的东西是真实,每一帧都无比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中。
知识的收获自不必说,国际法的那些知识点不再是书本上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在案例中呈现出了真实的冲突。那些曾经我认为理所当然的道理,似乎在不同国家立场上都值得再次推敲,它们都无比生动地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血与泪。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政治与感情该当压倒法治,来到模拟法庭的赛场,我们就是国际法秩序的信仰者,每一个观点交锋都应当有理有据。唯有在穷尽了检索时,我们才能以此为支撑跳出国际法,看到更有秩序的新世界。纵然真实的世界或许并非如此,但我们的期待是这样的,在这个模拟法庭创造出的理想世界里,我们就该如此践行。
最重要的,还是对于队友情谊和团队合作的感叹。我此前从未有过如此令人满意的合作体验,大家对自己的负责部分都是如此认真,任务一定能够按时完成,偶尔出现紧急情况也能快速补救。常常感叹我们怎能如此默契,明明我们才认识四个多月而已。我实在觉得自己太过幸运,能遇到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言语总是词不达意,便以祝愿作结,愿大家都会越来越好。
外国语学院2022级本科生 冯羽晨
这大半年的海洋法概括起来就是六个人超绝抗压高强度备赛,每天有八百个观点分歧但是依然团结友爱,老师师兄师姐高水平指导和5086定点投喂。我们有争吵,也有欢笑,每一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和无可替代的闪光点。记忆里有很多零零碎碎的瞬间,无数次修改的稿子,满满的文件夹,沸腾的火锅,滂沱的大雨,凌晨十二点夜空,武大的桂花,早餐铺的包子,倒映着灯火的长江,海蓝色的蛋糕与鲜花,立冬的饺子......与有荣焉。
一直以来,英文模法带给我的感受是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交锋,是对没有绝对答案的问题的探讨。喜欢国际法的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世界和平,希望法律可以超越政治,摒弃歧视和偏见,为所有人带来福祉。即便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但世界在螺旋上升。会永远铭记5086“秉持国际和平之信念,弘扬法律正义之精神”的题字,我们心之所向。
感谢这大半年特别辛苦的大家,感谢帮我们批改书状和模拟以及解答我们问题的师兄师姐和老师,感谢很多鼓励我们、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成长,感谢武大组委会的志愿者师兄师姐们,感谢家人和朋友,以及感谢四月敢于尝试的自己!总结就是收获远大于遗憾,感谢并且爱大家!我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希望我们能在未来依然保有这份热情、纯粹和真诚!
国际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林可辰
从立夏到立冬,我与海洋法结下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那些漫长的夜晚,十点半的星空见证着我们前进的脚步,也见证着我们在海洋法的浩瀚天地中不断探索的身影。
记得写书状时的艰辛,那一次次推翻重来的痛苦历历在目。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案例和资料,我们时常陷入迷茫,在广阔无垠的海洋法面前,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然而,正是这种渺小感让我们更加执着地追寻真理,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重新站起。
最让我感动的是团队之间的温暖。当有人陷入思路的泥沼,总会有伙伴伸出援手;当讨论激烈到剑拔弩张时,一顿简单的午饭却能让我们笑逐颜开。我们不仅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更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珍贵的友情。那些通宵达旦的讨论,那些互相打气的时刻,都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两天的四场比赛,是我们整个征程的高潮。看着每个队员在赛场上愈战愈勇,那份自信和进步让我热泪盈眶。我们不仅在展示自己的法律功底,更是在展现团队的凝聚力和精神面貌。每一次精彩的陈述,每一个巧妙的反驳,都饱含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
这段经历教会了我,在追求专业知识的道路上,既要有勇攀高峰的勇气,也要有互帮互助的真诚。海洋法的浩瀚给了我们敬畏之心,团队的力量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难忘的成长之旅。我相信,这份经历会像海洋一样深深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法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民商经济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宋修齐
合作与成长,是本届海洋法模拟法庭的主旋律。入队时全员大二,且之前基本没有过英文模法经验,从“魔法小白”到全国亚军,从炎炎夏日到寒风凛冽,在备赛教室披星戴月的日子是这段回忆最好的见证。
团队作战意味着没有完全均分的任务,本届赛队的珍贵之处在于,没有人会在意自己“多做”了多少,视线永远聚焦于整体呈现。在备忘录撰写阶段,我们设有固定的总结讨论环节,尽管不是自己研究的部分,每位队员都会认真倾听他人的检索结果,一起头脑风暴解决疑惑,确保大家步调一致。进入口语准备阶段,六个人各司其职,又心系彼此。熟悉口语稿子的时候,查找资料的同学就帮忙计时、提问、记录问题,有任何需要检索的内容,在群里吆喝一声,就会有找好的资料及时发出。决赛前一晚,我们六个聚在一间房里帮助上场队员准备,四个月的合作让我们早已形成心照不宣的默契,赛场上的每一分呈现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晶。
生活没有平衡,让一切取舍变得有意义的,是和队友们结下的宝贵情谊和不断突破自我的破茧成长。从第一次面试的束手无措,到真正站在赛场上面对法官侃侃而谈,回过头看,原来我们已经携手走了这么远。
外国语学院2022级本科生 王雅婷
六个月的准备和十一月的前四天,时间仿佛在飞逝与停滞间交织,海洋法模拟法庭落幕,但这段故事在回忆中愈发动人。
在这段旅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桂花的香气中感受到了不期而遇的温暖,以及在挑战中实现的自我成长。
检索的过程固然枯燥,但仿佛走到绝境时总有新的思路悄然引入;发现自己思考缺乏深度和广度固然痛苦,但在大家的帮助下持续输入后已然柳暗花明。强大的心脏需要直言不讳打磨,感谢书状写作时逐字提出建议的小伙伴;精彩完善的呈现需要应接不暇但寄托厚望的追问拔高,感谢庭辩训练和上场时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师兄师姐和法官。
我想我会永远记得第一场比赛后不满意而慌乱的自己;记得进半决赛当晚忙碌到十二点进一步完善口语和驳斥的身影;记得决赛上场前温柔的拍拍抱抱和坚定的眼神鼓励;记得在看到我们取得进步后可辰红红的眼睛;记得老师对我们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收获珍贵的情谊和持续的进步,我们做到了。
我们一起在逸夫5086教室讨论,一起在明法407教室迎接清晨,一起在逸夫锁门后从地下车库离开,伴着星辰和彼此说明天见。备赛煎熬,但因为和大家在一起,从半年前的相遇直至未来,一路生花。
国际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王逸轩
海洋法模拟法庭是一段绝对难忘的经历。从四月初见赛题,到暑假的留校备赛,再到十一月的模拟庭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这么久,这么远,围绕赛题与海洋法的记忆仿佛也有了冷暖晴雨。支撑我们走过的,是海洋法的独特魅力、团队的齐心合作与每一个人的深刻信念。我们从一艘沉没两个世纪的船只出发,探讨沿海国与船旗国的权利与义务划分,将话题伸向主权豁免、主权权利、航行自由、海洋科学研究等等话题,海洋法的框架与脉络在面前徐徐展开,我们沉浸于她的包容气度与理论深度。作为一支队伍,我们分工明确而合作互助,在持方的对立与拮抗中将话题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推向下一个层次。指导老师和往届队员的帮助更为我们的紧张备赛增加了许多稳定性与前进动力。海洋法模拟法庭聚焦国际法争议,对我们的要求不同于一场单纯的辩论或演说,我们作为国家的代表,力求以法以理服人,这在有意无意中给予了我们很强的信念感——那是一种代表立场更坚定、法律基础更扎实、法律论证更严密的深刻坚持与追求。
立冬 | 寒夜渐长,诗意未央
晨曦心灵|45°仰望人生:解锁学习生活新状态
我的育人故事 | 韦婷:“资”润心田,助梦飞翔
法大微信【第20241108期】
内容来源:国际法学院
特约通讯员:冯羽晨
排版:张瑶瑶
责任编辑:谢翔宇
审核: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