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新闻报道积极传播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生动记录美丽中国建设伟大实践,坚决向环境违法行为说不,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推动力量。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梳理了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闻报道,筛选出一批优秀报道作品,我们陆续发布这些优秀作品,共同回首10年风雨历程,汇聚力量再出发,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媒体力量。今天推出《“环境日”里调研忙》。
“环境日”里调研忙
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王菡娟
2018年6月11日
“周边的土壤有没有被污染?”“地下水有没有监控?”“填埋场采取了哪些防渗漏措施?”
6月5日,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加强管控与修复,强化土壤污染防治”调研组一行来到广西河池市,不顾舟车劳顿,便直奔现场,在位于大山深处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丁峒砒霜厂遗址治理工程前,委员们不停地发问。
当天正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环境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调研组的委员们也用实际行动度过了一个独特的“环境日”。
“我们一直在监控,周边的土壤并没有污染,地下水也处于达标状态。”项目负责人李恒震一一回答委员的提问。
“大家有问题尽管问,我们此行就是要听真言、察实情。”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杨松不断地强调。
为筹备好全国政协以“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议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围绕“加强管控与修复,强化土壤污染防治”,聚焦有效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5月27日—6月7日,在湖南、云南、广西三地进行实地调研。
离开了都安县,调研组直奔南丹县“十二五”第一批、第二批关闭企业污染场地风险防范及治理修复工程。
南丹县是全国重点重金属防控区域,由于过去的无序开采,造成大量矿业废弃地,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据介绍,2010年至今,南丹县共实施了57个重金属治理项目,全县辖区内涉重企业废水污染源整治工程基本完成。
刘振宇委员在现场表示,虽然土壤污染治理工程不少,但还是要认识到土壤污染治理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为了能“察实情”,调研组还不断给自己“加压”,临时增加了两个点,南丹星鑫铅锌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技术示范点便是其中一个。
“简单来说,我们利用生物菌类将重金属处于稳固状态,使其不再污染环境。微生物技术是源头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修复成本最低,修复效果是稳定和可持续的。”项目负责人刘兴宇介绍说,修复两年多来,原本污水横流的地面也长出了郁郁葱葱的草本植物。
“目前来看效果还行,但仍要做好监控,尤其是对地下水的检测,防止出现二次污染。”凌振国委员叮嘱道。
结束一天的调研,已是晚上6点多,距离驻地还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在盘旋的山路上委员们讨论着一天的感受。
“目前来看,各省(区)对土壤污染防治问题认识基本到位,也都在积极行动中。”王明弹委员说。
“同时,各省(区)的土壤修复也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技术方案还可以不断改进和整合。”张少明委员说。
在全国政协常委杨维刚看来,除了要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外,控源也很重要,预防的重点应放在对各种污染源排放进行控制,严防新的重金属污染。
“对于农用地的污染治理一定要以农产品安全为目标。”谷树忠委员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回到驻地后温香彩委员在微信朋友圈写道:“环境日,我在现场。”
编辑 | 张 芸
近期文章推荐
中国环境记协
微信号:zghj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