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三 ——解决自卑的方法
2024-01-13 21:11  浏览:119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假如无法找出最初的错误,那么讨论或治疗也都没有效果,而改进的唯一方法,在于训练他们更“合作”及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

【合作】是我们对抗神经官能症倾向的唯一安全保障。”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症, 人格神经官能症的定义。

①神经官能症

为自己强加责任;让自己活的痛苦;

②人格失调症

不愿承担责任;让别人活的痛苦;

③两者兼有之人,即人格神经官能症

在某些问题上,他们把别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内心充满内疚感;

而在别的问题上,他们却一推了之。

儿童应该从小鼓励及被训练“合作”

  但是,有些是只对自己有兴趣的被宠坏的孩子。这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不懂的“合作”。

  还有一些孩子,功课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只在于能够借此赢得老师的偏爱。他们只听得进去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这些孩子长大之后缺乏社会感,不懂得合作,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每种生活问题解决都需要合作的能力,而每种工作也都必须在人类社会的架构下,以能够增进人类福利的方式来予以执行,只有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的人,才有较大的机会成功地克服困难。

奉献及舍得,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Give and Take》亚当·格兰特)中说,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有3种人:

付出者、获取者、互利者。

【付出者(Giver)】乐于分享,不求回报,

以他人为中心,倾向于帮助别人。

【获取者(Taker)】只关注自身利益,不关心他人,

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在评估自己能获得什么。

【互利者(matcher)】处于两者中间,

努力达成付出和收获的平衡。

互利者基于公平的原则行事:

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也寻求回报,以此来保护自己。

付出者、获取者、互利者,

三者谁更容易成功?

作者亚当·格兰特答:

“付出者、获取者和互利者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但是,当付出者取得成功时,他们的成功可以扩散到别人身上。

一个获取者取得成功,通常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失败。研究表明,人们会嫉妒成功的获取者,

并会想办法把他们‘绊倒’。

相反,付出者的成功会产生一种涟漪效应,

让他们身边的人更容易成功。”

所以顶级的付出者也是有自己的底线,就像是“善良要带点锋芒”

由此想到庄子《齐物论》中说到的缦者、窖者、密者

【缦者】:这些人内心藏奸而变得行动迟缓。

通俗来说,是指那些扮猪吃老虎的人和装聋作哑的“聪明人”,

通过示弱让别人放弃戒备,或者因心中有筹谋而谨慎行事。

【窖者】:

指的是下圈套、设陷阱,言语中暗藏机锋的人。

常做局陷害别人,言语中也常带试探,

又或者给出一些刻意引导,

让对方说出不该说、不理智的话,然后抓住别人的把柄进行要挟。

【密者】:

心思缜密、措辞严谨,

能让心机滴水不漏的人。

这样的人所有事都藏在心里、不外显,

让人抓不住把柄,甚至还认为他是“好人”。

  我们赋予生活某种意义时可能会犯错误,我们应该不断努力,不能推卸责任,口出怨言以博取同情及自暴自弃。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

  每个独立自主的人,都能以合作的方式来对待生活,那么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是无止境的。

发布人:d1d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