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强调,工作中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坚持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坚持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践行《意见》要求,党委教师工作部特推出“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引领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精髓要义与价值内核,切实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能力和躬耕教坛的亲身实践,践行使命担当,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懈奋斗。
文理融合,培育创新人才
本期嘉宾:
刘淑环
科学技术教学部教授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在教育岗位上坚守文理交融的教学理念,通过数学建模竞赛这一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引领学生步入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教学之路和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与追求。
1
“文理交融的探索
——跨学科学习之旅”
自1987年加入中国政法大学以来,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数学与法学的融合之道。当首次站上讲台,面对一群对数学感到困惑甚至带有一定排斥心理的法学专业学生,我深感挑战与责任并存。我意识到传统的数学教学难以完全契合他们的专业需求,于是,在1988年,我毅然决定攻读法学双学士学位,以期将数学的精确计算和逻辑推理与法学的公正与秩序相结合。通过深入学习法学知识,我逐渐找到了数学与法学融合的契机,将数学逻辑应用于法律问题的分析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将数学与法学紧密结合。通过引入具有法律背景的实例,例如:当事人是否在说谎、概率推理与证人识别、测谎证据的概率分析、利用 CAT 扫描结果对被告进行无罪辩护等实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逻辑和思维去审视和剖析。同时,通过问题驱动式教学,例如:公平席位分配、冷却模型及刑案现场死亡时间鉴定、敏感性问题的调查设计等问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引导学生以“问题引出→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分析”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这种融合式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也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养和综合能力。数学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和公式,而是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数学与法律的桥梁。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数学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灵活运用法律知识,使他们成为具备跨学科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2
“跨越知与行的教育征途
——数学建模竞赛之路”
受1985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简称“美赛”)的启发,中国于1992年创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称“国赛”),起初聚焦于理工科院校。然而,其独特的竞赛形式吸引了我,因其赛题并非单纯的数学难题,而是来自于工程、管理、经济、社会、人文等多领域的实际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方法求解,极具开放性和挑战性,这与我秉承的文理交融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我坚信,参与国赛和美赛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知识结构,并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积极推广并鼓励学生参与这两项赛事。
然而,竞赛初期,我们面临硬件条件不足、软件配置不完善、资料匮乏以及经验不足等多重挑战。为提升数学建模实力,已过四十岁的我开始修炼内功。我投入大量的时间研读优秀论文,自学数学模型和MATLAB、LINGO编程,并开设相关课程,无偿举办“数学也疯狂”暑期讲座,为学生提供细致培训。
这些努力终获回报。2007年,9名学生首次参赛,就有3人荣获北京市二等奖,这标志着我校数模竞赛的坚实起步。此后,参赛规模逐年扩大,获奖人数不断增加。从2007至2023年,参加国赛累计1026人次,荣获全国及北京一二等奖项429人次;从2011至2024年,参加美赛累计1446人次,荣获F、M、H奖项588人次。
数模竞赛的收获远不止这些荣誉。它激发了更多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拓展了思维,促进了他们在专业学习和科研中的成就。许多学生因参与数模竞赛而明确了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并进入国内外的顶尖学府深造。例如,贾衍宇同学全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刘业鸿同学赴香港大学攻读机器学习博士;丘弘灏同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科学硕士……还有更多其它同学陆续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名校深造。法大建模的舞台为学生实现梦想提供了崭新起点。
在数模竞赛的征程中,我始终与学生并肩作战,用言传身教激励他们勇敢探索,积极进取、永不懈怠,期望学生在数模竞赛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同时,我始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致力于将教育的热忱与奉献传递给学生,不论文理背景,都能在数模竞赛中找到全面发展的可能。
3
“数学之光——文科领域的
智慧启迪与跨界引领”
“教育的根本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多元交融的时代,数学作为普适性学科,已超越数字和公式的堆砌,成为思维的体操与创新的源泉。我深信,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将让数学在文科领域展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将继续秉承文理交融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数学方法解读和探索不同领域,激发创新潜能。我将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用爱心和智慧照亮学生数学建模的探索之路,培养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杰出人才。
感动法大人物:那些追逐着光的人,自己也成了光
弘扬教育家精神丨赵庆杰:育人三部曲 做个“大好人”
学以致用 服务社会 | 法大法律援助工作站作出新探索
法大微信【第20241012期】
内容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辑:李叶 张京川
封面图:李世博
文字来源:刘淑环
文字校对:冯一博
排版:阿迪莱 任艳铃
校对:张瑶瑶 林奕彤
责任编辑:谢翔宇
审核: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