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发烧、喉咙“长泡泡”,疼的吃不下饭.....孩子可能是得了这种病→(不是手足口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3 08:43:48   浏览次数:1  发布人:a37f****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该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主要表现为口腔后部“火山喷发式”疱疹,多数患儿常伴有高热症状。6岁以下儿童最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而发病,成年人极少发病。该病虽来势汹汹,但本质属于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无需治疗可以自行恢复。但如果出现持续嗜睡或烦躁不安、肢体抖动、呼吸急促、心率增快、顽固性高热与脱水等症状时,提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该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主要表现为口腔后部“火山喷发式”疱疹,多数患儿常伴有高热症状。

    6岁以下儿童最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而发病,成年人极少发病。该病虽来势汹汹,但本质属于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无需治疗可以自行恢复。但如果出现持续嗜睡或烦躁不安、肢体抖动、呼吸急促、心率增快、顽固性高热与脱水等症状时,提示病情可能已进展至重症阶段,需立即送医。

    一、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的病原体是什么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是肠道病毒家族,主要是A组肠道病毒。肠道病毒是二十面体对称,直径约为30纳米球状颗粒,表面没有包膜覆盖。肠道病毒对高温和消毒剂都很敏感:在56℃加热30分钟或者使用含氯消毒剂均可以有效灭活。

    二、疱疹性咽峡炎

    是怎么传播的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分泌物或物品传播,具体传播途径包括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污染物品传播。

    粪-口途径传播:病毒可随患儿粪便排出体外,且排毒期长达2-4周。若污染水源、食物或玩具,健康儿童接触后经口摄入,即可引发感染。

    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患儿咳嗽、打喷嚏时,会释放含病毒的飞沫,若健康儿童在近距离范围内吸入这些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儿疱疹破溃后的分泌物,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餐具、毛巾、门把手等,病毒可通过手接触口、眼、鼻等部位侵入。


    三、怎么判断得了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于6岁以下的儿童;该病全年均可以发病,流行高发期为夏季。患儿首发症状多为突发高热,体温迅速升至约39℃~41℃,持续1~4天;1~2天内咽峡部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后破溃成溃疡。婴幼儿因剧痛拒食、流涎、哭闹,可伴呕吐、头痛等症状;儿童多表现为吞咽困难,“刀片嗓”症状。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轻症一周左右自愈。极少患者会发展为重症,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呼吸急促、嗜睡、肢体抖动等症状。

    如何区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因感染的肠道病毒血清型存在重叠,两者初期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均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尽管同属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但随着病程进展,两者的病变范围不同:

    1.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疱疹局限于口腔后部咽峡区,手足部位无皮疹;

    2.手足口病则表现为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同时口腔黏膜或咽峡部可见散在疱疹,且其引发重症的风险相对更高。

    四、如何做好疱疹性咽峡炎

    患儿的家庭照护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传染性极强,但只要及时就医,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环境卫生,患者的“咽喉火山”症状得以缓解,一周左右可痊愈。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居家不外出:患儿应居家至症状消失后1周,避免传染他人;口腔护理:大龄儿童每日用淡盐水漱口;婴幼儿可以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饮食调整:凉流质食物减轻疼痛(如酸奶、果泥、凉粥),避免热、硬、酸辣食物;

    及时降温:患儿出现高热情况时应采取药物及物理降温方式进行及时退热。看护患儿的家庭成员要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如出现重症信号应立即就医。


    五、如何有效预防

    患疱疹性咽峡炎

    应对疱疹性咽峡炎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阻断“病从口入”。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20秒,尤其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

    物品消毒: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对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消毒,但要注意的是酒精无效;

    避免聚集:高发季少去人群密集处,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

    接种疫苗:EV-A71疫苗可预防EV-A71型病毒导致的疱疹性咽峡炎。6月龄以上推荐接种,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疱疹性咽峡炎堪称儿童“咽喉火山”,但其本质属于自限性疾病。科学落实预防三要素(洗手、消毒、疫苗)与规范执行护理四步法(降温、软食、漱口、分隔),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不止、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进展为重症,需立即前往儿科就诊,切勿延误治疗时机。/健康科普

    作者:病毒病所 杨倩、张勇

    审核:韩俊

    编辑:刘晓璐、张林林

    监制:姚建义、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1.

    2.

    3.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a37f****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