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打完了,北方曹操败给了孙刘联军。曹操暂时得消停一段时间,但是矛盾的运动是不会停止的,南北矛盾此刻不再是主要矛盾,居于次要地位。吴蜀之间又开始了新的较量,通过新的较量达到新的平衡。
当年刘备败逃时到了荆襄之地,为共同抗击曹军,暂借荆州为根据地。现在仗打完了,你暂居的这个荆州是不是该还给我?这是战事结束后东吴必会考虑的问题。于是派鲁肃来到荆州。
按照礼节,刘备和诸葛亮对鲁肃接行了友好的接待,但是张口闭口就不谈荆州的事。鲁肃沉不住了。说到:“吾主吴侯,与都督公瑾,教某再三申意皇叔,前者,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欲来图皇叔;幸得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今皇叔用诡计,夺占荆襄,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未顺。”
一是再三强调,就是再一次明确;二是告诉刘备,那次曹操南下,名为攻取东吴,实际上是为了攻打你刘备;三是赤壁交兵,击退曹军主要靠我东吴,是我东吴救了你,现在倒好,我们出钱出粮出兵而你成了受益者,那我们图什么,我们吃饱了吗?这个道理上讲不通。这仗打完了,荆州反而被你们占了,这个不行啊。
刘备听完以后,不知道该怎么说,又不能完全接受鲁肃的说法,又拉不下脸去据理力争,去和鲁肃硬扛吧,有损仁君的声誉,又不能答应让出荆州给东吴。是左右为难,不过他的这个难有人为他解,诸葛亮就直接帮助他解决了。
诸葛亮接住了鲁肃的话,说到:“子敬乃高明之士,何故亦出此言?常言道:物必归主。荆襄九郡,非东吴之地,乃刘景升之基业。吾主固景升之弟也。景升虽亡,其子尚在;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
孔明的这个答复也很有水平,压根就不谈暂借的概念,直接追根溯源,跳出鲁肃借与还的概念,来个溯源寻本,物必归主。荆襄九郡那压根就不是你东吴的,你跟我要什么,这是刘表的,刘表没了,人家儿子在,我主公又是刘表的宗弟,叔叔辅佐侄子主政荆州有问题吗?这是刘家的事,和姓孙的有什么关系?鲁肃听了也无话说,于是强说到:“刘琦呢?人家在江夏,又不在荆州。”诸葛亮派人把病重的刘琦扶出来,鲁肃看了只好沉默。过了好一会儿,说到:“那公子不在了呢?若不在了,荆州一定要还我东吴。”孔明说:“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别有商议。”
没过多久,刘琦病逝。鲁肃以吊丧为名,又来向刘备要荆州。刘备和诸葛亮还是张口闭口不谈。
肃曰:“前者皇叔有言:公子不在,即还荆州。今公子已去世,必然见还。不识几时可以交割?”
刘备听了说到,你先喝点儿。鲁肃心知肚明,你还是不想还,又问到:“什么时候还?”
孔明脸色一变说到:“子敬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自我高皇帝斩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正统。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今皇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况刘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业,有何不顺?汝主乃钱塘小吏之子,素无功德于朝廷;今倚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贪心不足,而欲并吞汉土。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汝主姓孙反要强争?且赤壁之战,我主多负勤劳,众将并皆用命,岂独是汝东吴之为?若非我借东南风,周郎安能展半筹之功?江南一破,休说二乔置于铜雀宫,虽公等家小,亦不能保。适来我主人不即答应者,以子敬乃高明之士,不待细说。何公不察之甚也!”
第一先说鲁肃不明理,强调正统。这是刘氏的天下,刘表死了又刘琦,刘琦死了有刘备。关你姓孙的什么事?你东吴系于一钱塘小吏,已经占了不少土地了,还贪心不足,想占整个天下吗?
第二争赤壁功劳。你不要说赤壁之战都是你的功劳,我们也没少拼命,不是我借东风,你能赢吗?赤壁致胜,关键在于东风。
第三明确利害。不是我的功劳,别说东吴,就是你鲁子敬一家老小能保住吗?
鲁肃被说的哑口无言,我也没办法呀!我们两家结盟,孔明渡江,是我引荐的;周瑜要武力取荆州,是我拦住的;你说刘琦死了再还,又是我担保的。你让我回去怎么交代?
鲁肃左右为难,他心里还有一个大局,就是吴蜀的联盟绝对不能破,这是他的底线。
最后诸葛亮又出主意:“那我们给你写个收据,现在没地方,找到地方就归还,这样你有了收据回去好交差。”
一边索要,一边不想还,鲁肃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荆州之事一拖再拖,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还。争天下需要不断扩大地盘,他们暂以荆州为据点,开展一系列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