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四十年前的美,依然炫彩人间:报告文学《美的发现》不妨再读一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07 21:18:23   浏览次数:2  发布人:54fb****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美的发现    (报告文学)      作者:桂汉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矿区美展上,一幅油画吸引了各种惊异的目光:看,采煤工那黝黑发亮的脸庞,那肌肉突起的身体,透露出强悍与威武,闪耀着欣喜与自豪。在这里,人们发现了美,发现了由黑亮的煤灰与晶莹的汗珠装饰着的健与美!    而他,画的作者吴斯嘉,1968









    美的发现




        (报告文学)




          作者:桂汉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矿区美展上,一幅油画吸引了各种惊异的目光:看,采煤工那黝黑发亮的脸庞,那肌肉突起的身体,透露出强悍与威武,闪耀着欣喜与自豪。在这里,人们发现了美,发现了由黑亮的煤灰与晶莹的汗珠装饰着的健与美!


        而他,画的作者吴斯嘉,1968年从广州美院附中毕业,分配来红工矿的时候,却只发现一个字:黑!黑的路,黑的墙,黑的井架,黑的矸子山,连空气也似乎被染黑了……头回下井,当他刚刚抓稳罐笼的扶手,一颗心便和身子同时往下一沉:这是什么地方呀?没有阳光月色,没有春风秋雨,有的只是曲折的巷道,昏黄的灯光,风钻呼啸,煤炮轰响,井下工的脸上、身上、汗珠上,都沾满黑糊糊的煤粉……


        哪里去寻找画意诗情呢?他一双自信的眼睛迷惘了。


        他的自信从童年就开始了。也许是喜欢与丹青为伴的父亲把遗传基因传给了他,不到上小学的年龄,他就迷恋上线条和色彩。一幅入选武汉市少年儿童画展的《愉快的节日》,把一颗水晶般透明的心带进艺术的太空里邀游。考上美院附中,他更感到自己已在"美术家"这块理想的画布上涂好了底色……眼下,置身于这黑古隆冬的地层深处,还能继续涂上这块理想画布的斑斓五彩吗?他觉得再也不可能了。


        然而,矿工师傅们那一双双看惯黑色的眼睛,却看穿了此刻他一门灰色调子的心思。他们亲近他、感染他,叫他编黑板报、画宣传画……渐渐地,他的眼睛也学会从煤层的墨黑中看到燃烧时的火红、金黄、幽蓝和莹白,从矿工们粗鲁的说笑声中看到质朴、直率和献身的豪兴。心,变得明朗了,他一边架棚一边哼着走了调的京剧唱段……


            他开始发现值得歌唱的生活,也开始用心去发现心了。这是一个湿润清亮的早晨,在朝霞映照的井口,他拉住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陈传广,要为他画一幅肖像。“什么?要一天?不行!不行!”这位年年出满勤、月月创高产的值班长粗黑的双眉一蹙,连连摇头,一转身就要下井。“跟队里打过招呼了,你就算休息一天吧!”“什么?休息!!”他几乎跳起来了,话音里爆出火花,“一天就是十几吨煤呀……"煤!煤!煤把这位不知疲倦的采煤工博大的心窝全占满了。不,是象煤一样要燃烧、要贡献的热望把心胸拓宽了。此刻,端详着这张棱角分明、黝黑发亮的脸庞,他看到的是超越任何暖色的光泽。呵,美的闪光,美的形象!


        他为自己的发现而激动着。他开始敞开心胸拥抱矿区沸腾的生活,不断地审视着、揣摩着;他画井架、煤仓、斗车,画采掘队长、青年矿工、灯房姑娘……刚刚与绚烂的朝霞一道走出井底夜色的青年风钻工,捧着来信贪婪地读着,是哪位冲破世俗观念的姑娘托鸿雁捎来了爱情?……井口旁边的绿茵坪上,两位肩靠肩的矿工在倾心交谈着,是一颗热诚的心要去烤溶另一颗心上的寒风霜?……油画《信》、《工友情》、《地层深处》、《青年矿工》、《阿婆》等一幅幅作品在省市和全国煤炭系统的书画展上获奖,引来了多少赞赏和关注的目光。


            也有另一种关注他的目光。“快写请调报告吧,佛山美术公司那边我替你联系好了。”“画一幅广告吧,报酬从优!”这些,对于一个月薪仅五十多元的中专毕业生来说,无疑是有诱惑力的。但,对于真正的艺术,却失去了起码的神通。他觉得自己和自己的艺术,再也离不开煤海了。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更不愿意拿外圆内方的铜线当自己的调色板。他还有更要紧的的事要办哩。这不,三矿的美术爱好者正等着他去讲课呢。


        三矿只有两千多职工,来听课的爱好者竞有80多人,下井的、待业的、退休的,都抱着一腔渴望来了。挤得满荡荡的课室里,静得听得见记笔记的沙沙声。从一颗颗凝神专注的瞳仁里,他看到了艺术的吸引力,也看到自己的责任。


        不错,是责任。矿区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群众美术活动,不仅把自己安排在局宣传科,还在各矿成立了美术小组,经常参加活动的达100多人。他的耳畔回响着领导同志的话音。"好好于吧,让矿区的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让全社会都看到矿工的美好形象!"一个个单位发动。一个个宿舍串门,办培训班了,一位爱好者因为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没有同意,不能来参加,吴斯嘉便连夜奔波,下矿找到这位领导,此刻,这位领导同志因劳累了一天,实在太疲劳了,已伏在桌子上睡着了……窗外,井口灯火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清爽的夜风送来一缕缕凉意。他,不忍心打破这位领导同志的梦境,悄悄地坐在一旁静静地等着,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应该说,在这里我才真正看到煤矿工人健美的形象和灿烂的内心世界!”这是不久前省团委一位同志参观了矿工画展后说的话,“开始看到这里这么黑、这么脏,我心里总觉得怪不是味道。走进晨览室一看,精神却为之一振了……”这是艺术的力量呵!矿工们拿起彩笔描绘自己的生活,还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在井口办画廊,宣传安全生产、五讲四美……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好事呵,领导和群众怎会不支持呢——深夜一点多钟,在回去的路上,他那黑黝黝的方脸上洋溢着的是带着疲倦的喜悦。


            可喜的收成确实是用辛苦的耕耘换来的。他经常深入各矿辅导,一蹲就是几天、十几天。不下矿时,不管是冷雨霏霏的春宵还是蚊虫缠人的夏夜,矿区礼堂旁边那间画室里,总是灯火通明,热气腾腾,他与矿里的美术爱好者们在这里渡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常年累月他一头卷发总是油渍渍的,他顾不上梳理;他那身半旧的衣服总是红一块绿一块的,他似乎不知道。他知道的是每个美术爱好者的状况。一次,青年工人小苏上班时吊儿郎当,挨车间批评了。他三番五次上门谈心,告诉小苏:“有好的人品才有好的画品。”小苏想通了,与爱人一道承包一个“夫妻工作面”,月月超产,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小苏的画也画得更好了,《井口书摊》在省市同时获奖……他还知道小李眼患色盲,画油画时将湛蓝的天空涂成一片紫红。他因势利导,手把手教小李改学木刻,结果,小李的《矿工乐》被省报采用了……近几年来,这批业余美术爱好者们创作了数百件作品,每年都要举办几次画展。前一段时间,广东省举办全省十个群众美术活动先进单位的作品联展,矿区美术小组作为唯一的工矿代表参加了。他和业余美术爱好者们的作品走进了荧光屏,走进了社会上千千万万人的眼睛里。


        在他那黑油油的双眸的屏幕上,此刻间却穿插进了1982年春著名画家胡一川来矿区写生时的情景。在井口,胡老指着刚刚上井,身披煤灰和朝霞的矿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煤矿工人真伟大,你能在这里生活,很幸运呐,你要爱他们,画他们。”是呵,自己真幸福,每天都生活在这产生光明,产生温暖、也产生美的地方!他要用更深的爱把眼睛擦得更明亮,去,寻觅去发现矿区的美,他要把更高度的责任感注进彩笔,去描绘去表现矿工的美,让社会上对矿工了解得太少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


        美呵,新时代的矿工!


     


    【原发表于国家文化部所属群众文化杂志社出版的《群众文化》月刊1984年第十一期(总第四十八期)】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54f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