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碰巧遇到心理直播课,毫不犹豫报名参加。触碰到自己的知识盲区,我认真听完所有的课程。
最近,侄儿来家里做客,聊到了原生家庭的教育。一个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居然清楚地记得父母对他过往的棍棒教育,不乏幼儿园时期的挨打,我惊呆了。感叹他超强的记忆力之外,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侄儿出生在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母亲,温柔贤惠,相夫教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两个儿子的一切都照顾得特别好,曾几何时,羡煞旁人。但今天的侄儿却说自己的母亲不能挣钱,所以在家没有话语权。是啊,女性在年轻时放弃事业和美貌,社交圈子当家庭主妇,结果换来孩子的嫌弃。他的父亲吃苦耐劳,聪明能干。一个赚钱好手,但是大男子主义重,脾气暴躁。丧偶式育儿在他们家体现得淋漓尽致。父亲只要一回家看不顺眼,就对孩子拳脚相加,暴力教育。长大后的他们对父亲只有恐惧和冷战。都说好的童年会治愈一生,有些人却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侄儿的强烈反应引起了我的关注,他再三责怪父母,但哪家原生家庭教育又是完美的呢。对于较低文化水平的父母含辛茹苦带大孩子已经很不错了。我不断开导他,我们不能因为父母一时的责怪就忘记感恩,甚至怨天尤人。我们不能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里。它只是我们的一段经历,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问题。就像心理课上所说,父母也是个体,只需要尽其所能抚养孩子,做到百分之三十已经很好了。作为孩子的我们何必沉缅于过去,一切向前看,在父母身上吸取经验。同时,也希望父母能不断学习,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