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7年。
楚成王不听令尹斗勃的建议,立商臣为太子。
斗勃与成大心率领军队前去救援被晋国侵犯的蔡国,两军在泜水对峙两个多月,各自退兵回国。
注:【泜水:zhi shui,即今河南鲁山、叶县一带的沙河】
太子商臣怀恨斗勃,就利用这个机会诬陷他,楚成王责令斗勃自杀。
然后楚成王又后悔了,从此就对太子商臣不太信任了。
后来楚成王又喜爱小儿子职,就想要废商臣而立职为太子,又担心商臣谋反作乱,思量着等到拿住点把柄时再杀他。
宫中的侍从有得知这个消息的,就偷偷地向宫外传播,商臣不敢确信,很犹豫该怎么办,就向太傅潘崇说了这件事。
潘崇说:“我有一计,可以打探出这个消息的真假。”
商臣问:“什么计策?”
潘崇说:“大王的妹妹芈氏,嫁给江国,近期已经回到楚国探亲(归宁来楚),一直住在宫中,她必定能知道这件事,江芈(嫁给江国的芈姓女子)性情急躁,太子你就设宴招待,然后故意怠慢她,目的是激怒她,他一发怒,就会把那些实话都发泄出来了。”
注:【江国: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带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名又作“鸿国”、“邛国”,古读“gāng”音。这个国家以“鸿鸟”做为图腾。周代江国国都则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1公里。
春秋中期的35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公元前624年,楚穆王出兵伐江,晋国出兵为江国解围;次年,楚再次出兵,江国势孤力弱,援军不继,终被楚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江姓。】
商臣按照老师的计划,招待姑姑江芈(乃具享以待江芈),江芈来到东宫,商臣非常恭敬地迎接侍候,三献之后,渐渐地就疏远怠慢了,中间上菜时,自己就不起身亲自端盘子了,直接让厨子给送过去。
注:【三献:敬酒三次。九献为最隆重繁杂的礼节,之后按等级递减】
又故意与陪酒的侍从窃窃私语,江芈几次问话,都不理睬。
江芈大怒,拍案而起,骂道:“你这贱货,德行是这个熊样,难怪楚王要杀了你而立公子职(役夫不肖如此,宜王之欲杀汝而立职也)!”
商臣假意谢罪,江芈不搭理他,竟然甩袖离去,犹自骂不绝口。
商臣连夜汇报给老师潘崇,并叩头询问保全自身的对策。
潘崇说:“你能作为臣子侍奉公子职为君吗(子能北面而事职乎)?”
商臣说:“我不能以哥哥的身份去侍奉弟弟(吾不能以长事少也)。”
潘崇说:“如果不能低头侍奉别人,为何不逃奔他国(若不能屈首事人,盍适他国)?”
商臣说:“我也没有理由逃避到其他国家去啊,那只能是自取其辱啊(无因也,只取辱焉)。”
潘崇说:“除了这两条路,没有别的办法了(舍此二者,别无策矣)!”
商臣再三请求再给想想办法,潘崇说:“还有一个主意,最简单,但恐怕你不忍心啊(有一策。甚便捷,但恐汝不忍耳)!”
商臣说:“这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还有什么不忍心的?”
潘崇附耳对商臣说:“除非干件大事,才能转祸为福。”
商臣说:“这事我能办!”
就布置自己宫中的甲士,到半夜,假说宫中发生了变故,率领甲士包围了王宫,潘崇仗剑,同数名武士进入王宫,直接来到楚成王的面前,侍从都惊慌地跑散了。
楚成王问:“你来干什么?”
潘崇回答:“大王已经在位四十七年了,您已经很成功了,请退休吧!如今国人都想要新王来领导国家,请您传位太子吧(王在位四十七年矣,成功者退,今国人思得新王,请传位于太子)!”
楚成王惊慌失措地回答说:“我马上让位。但不知道还能活命吗(孤即当让位,但不知能相活否)?”
潘崇说:“一君死,一君立,国家怎么能够存在两个君主呢?为何大王这么老了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何王之老而不达也)?”
楚成王说:“我刚才让人炖了一锅熊掌,等熊掌熟了,我吃饱喝足了再死,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潘崇厉声说:“熊掌什么时候能熟啊?大王想要拖延时间,等待外援吗?请大王自己看着办吧,别让我动手!”
说完,解下束腰的带子扔在楚成王的面前。
楚成王仰天大叫:“好斗勃!好斗勃!孤不听忠言,自取其祸,复何言哉!”
就把带子自己缠在脖子上,潘崇命令左右随从拽之,须臾气绝!
江芈得到消息后,说:“都是我害死了我哥哥啊!”
也自缢而死。
这是周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6年,冬十月之丁未日也。
注:【丁未: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4个。前一位是丙午,后一位是戊申。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丁属阴之火,地支之未属阴之土,是火生土相生。纪日:以一个丁未日向前或向后推60日,得到的仍然是丁未日。如已知1982年11月20日为丁未日,则1982年9月21日和1983年1月19日均为丁未日。(周襄王二十六年的这一天,读者自己去推算吧,哈哈)】
髯翁论此事,谓成王以弟弑兄,其子商臣,遂以子弑父,天理报应,昭昭不爽。
注:楚【成王,芈姓,熊氏,名恽。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在位45年。楚文王少子,母亲是文夫人息妫。公元前672年杀其兄楚堵敖(熊囏xiong jian)而即位,公元前638年,在“泓水之战”中战败宋襄公,称雄中原。公元前626年,被太子商臣(楚穆王)和潘崇逼死。
公元前672年,依靠随国(今随州市西北)支持,杀死其兄楚王堵敖,夺得君位。即位后尽力结好中原诸侯,以“布德施惠”、“结好诸侯”和重贡周王来巩固王位。同时借周惠王之命,镇压夷越,大力开拓江南。公元前655年以来,先后灭贰、谷、绞、弦、黄、英、蒋、道、柏、房、轸、夔等国。曾接待出亡的晋公子重耳(晋文公)。】
有诗叹曰:
楚君昔日弑熊囏,今日商臣报叔冤。
天遣潘崇为逆傅,痴心犹想食熊蹯。
商臣弑杀父亲楚成王之后,向诸侯发送讣告,称楚成王暴病而亡。
自立为王,史称楚穆王。
加封潘崇为太师,让他掌管宫廷警卫的事(掌环列之尹),又把自己以前住的太子东宫赐给他了。
令尹斗般等,都知道楚成王被弑而死,但没有人敢说话。
商公斗宜申得知楚成王被杀,假说奔丧,来到郢都(楚国都城,湖北荆州),与大夫仲归密谋刺杀楚穆王,事请败露,楚穆王命令司马斗越椒捉拿斗宜申、仲归,把他们杀了。
巫者范矞似曾有言:“楚成王与子玉(成得臣,子文之弟)、子西(斗宜申,子文之弟)三人,俱不得其死。”至此,都应验了。
斗越椒觊觎令尹之位,对楚穆王说:“子扬(斗般,字子扬,子文之子)常向人说:‘父子世秉楚政,受先王(楚成王)莫大之恩,愧不能成先王之志。‘其意欲扶公子职为君,子西(斗宜申)之来,子扬(斗般)实召之,今子西伏诛,子扬意不自安,恐有他谋,不可不备。”
楚穆王怀疑他了,就召来斗般,让他去杀公子职,斗般推辞说不能办这事。
楚穆王大怒,说:“你想要继承先王的遗志,立他为君吗?”
楚穆王举铜锤击杀了斗班。
(注:《东周列国志》原文此段落里写的“子上”有误,应为“子西”)
至此,斗般、斗宜申都死于这场宫廷政变。
公子职想要逃奔晋,被斗越椒追杀,死于郊外。
楚穆王拜成大心为令尹。未几,大心也死了。
于是就任命斗越椒为令尹;
蔿贾(wei jia)为司马。
后来楚穆王又念及子文治理楚国的功劳,录其孙子斗克黄为箴尹。斗克黄,字子仪,乃斗般之子,子文之孙也。
注:【箴尹:zhen yin,楚国官名,主规谏事】
晋襄公听到楚成王的死讯,就问赵盾:“上天也讨厌楚国吗(天其遂厌楚乎)?”
赵盾回答说:“楚君虽然强横,还可以用礼义来说服他(化诲)。商臣不能爱自己的父亲,何况其他的人呢?我担心诸侯的祸事,才刚刚开始啊(方未艾耳)!”
不出几年,楚穆王派兵四处征伐,先灭江国,次灭六国,灭蓼国,又派兵攻打陈国、郑国,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屡遭战事,果如赵盾所言。
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