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至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强率队,先后赴湖南省长沙市、江西省南昌市、湖北省武汉市开展城市排水防涝及韧性城市建设专题调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各地举行的座谈会上,调研组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南昌、武汉、长沙三市分别介绍了各自在优化城市排水防涝体系方面的整体思路、特色做法和面临的挑战。各地普遍介绍了将工程治理与智慧平台应用相结合、提升综合防涝能力的探索,强调了多部门协同联动以及信息整合在应对城市内涝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分享了在完善日常维护与应急响应机制、探索长效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刘强副主任在座谈中充分肯定了各地的努力,并强调韧性城市建设是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基础。他指出,必须加快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多层级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运行,切实推动安全韧性与民生保障的深度融合。
调研组深入实地考察了各地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现场,具体了解项目建设成效和实际挑战。调研组在长沙重点考察了统筹城区排涝任务的市城区排水事务中心运行模式,探索污水处理与排水管理创新的开福污水处理厂实践,有效整治内涝的长沙县星沙收费站积水点,以及经系统性改造后显著提升排水能力的天心区南湖路隧道项目点等。在南昌,考察点包括根治历史内涝问题的玉屏东大街积水点治理工程,提升排水调度效率的南昌水业智慧排水综合管理平台,以及承担重要防洪排涝功能的乌沙河泵闸枢纽和前湖电排站等。在武汉的调研行程中,察看了江南泵站运行情况及国家移动排涝武汉基地的应急装备配置和快速响应能力,调研了集成多源信息的武汉市水务综合大楼防汛调度指挥中心、杜家台分蓄洪区竹林湖泵站、武汉市防汛抗旱物资仓库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城市中心规划设计部相关人员参加调研座谈。
微信编辑:今朝
注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