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河南省光山县委书记李伟: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创新探索“找路敢为”光山振兴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6 13:58:5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646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作出“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的重要指示后,光山县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走出了先行先试、“找路敢为”的乡村振兴光山实践路径,成功实现由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第一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的华丽转变。 光山县委书记李伟(右)调研特色产业项目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作出“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的重要指示后,光山县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走出了先行先试、“找路敢为”的乡村振兴光山实践路径,成功实现由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第一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的华丽转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光山县委书记李伟(右)调研特色产业项目。

    创新富民产业体系,

    推进乡村发展高质量

    抓好产业振兴、推动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光山县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通过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构建“县乡统筹”规划体系。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精心培育油茶、茶、“光山十宝”(特色农业、肉牛肉羊)等13条产业链,每条产业链都实施“处级领导挂帅、工作专班推进”运行机制。针对乡村区域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实际,确立产业特色化、协同化发展思路,推动各乡镇(街区)全面梳理景、村、田、园等各类资源,明确未来3—5年的产业发展目标。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布局。做强做大“土特产”文章,规划实施“一稻(绿色水稻)二油(油茶、油菜)三特色(茶叶、肉牛、蔬菜)”一产布局,成功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通过统一供种、打造示范基地等方式,种植水稻85.6万亩、小麦2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1亿斤以上;借助产油大县和耕地轮作项目,实现油菜30万亩标准化生产;依托油茶和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延伸油茶产业链,推动油茶种植总面积达29.2万亩,4.8万户群众参与油茶种植经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打造十里鲜肉牛屠宰加工厂等全产业链专业园区,培育正和菌业等32家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和“光山十宝”等17个省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推动农业规模化、链条化、品牌化发展,被认定为河南省肉牛肉羊大县培育县。创新“共建共富”增收机制。推广“多彩田园”示范工程,规范建立市场运营机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抱团联合、区域共建、农民共富,累计发展5户以上的“多彩田园”产业示范工程631个,带动3.2万户次增收。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引导农村土地、荒山、闲置资产通过平台公开交易,累计成交358笔,成交额达5.7亿元。建立农村资产运营中心、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劳务服务中心“三个中心”,形成“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的村3个,50万元以上的12个,20万元以上的61个。发展“产业社区”新模式,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落地乡镇,建设好“家门口的产业园”“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更多群众有活干、有钱赚、顾好家,202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万元、增幅8.3%。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光山县乡村新面貌。

    创新经营主体发展路径,

    推进乡村建设高品质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关乎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光山县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要求,聚焦重点任务,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久久为功,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推动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建立“两山转化”新通道。坚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绿色发展并行,持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导向,引入专业环卫公司,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全面整治城乡人居环境,2024年共清理垃圾5.67万吨,完成户改厕3565户。分层建立垃圾分类、处理措施,带动群众自觉将家园打扫得干净、整洁、美丽、有序。开展“五园同建”(茶园、果园、花园、菜园+果园、游园)村庄绿化行动,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有序恢复河流功能,改善居住环境,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47个。以前瞻思维布局建设静脉产业园,引进长沙远大住工装配式建筑、共享储能电站等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不断将光山生态资源转化为群众增收资本。运用“千万工程”新经验。坚持在有规划的地方建有规划的房子,对于新建房屋,落实“六张图纸+装配式建筑”方案;对于旧房改造,编制13套图纸,采取“群众出料、政府出工”方式,发动群众合力建设和美乡村;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压实设施管护责任。聚焦“游乐乡村·消费县城”场景,系统建设司马光油茶园、文殊乡东岳村等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形成了净居茶隐、白兰茶舍等一大批特色成果。扎实推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河南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完成第一批“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工作,建设示范引领村24个、生态宜居村民组399个,推动全国第十九个华润希望小镇落户光山县。实践“文化赋能”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实施“文产特派员”制度,引导城市文化机构与团队深入乡村,发展在地文化产业,比如围绕文旅研学特色产业,创新规划多条红色研学线路,总结推出“大别山党课别样红”系列党课;举办中国(光山)羽绒服及制品设计大赛,助推羽绒产业转型升级等,真正达到以文兴产、以文活村、以文汇才效果。自“文产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先后落地余粮乡创、深圳聚橙等18个项目,拉动投资近8000万元,运营收入达2亿元,成功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加强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合作,连续举办两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活动,进一步盘活乡村文旅资源,推动《灯火》《少年司马光》两部“新时代种子计划”戏剧在光山开花结果、走向首都舞台。成功孵化“周末到光山看剧”文旅品牌,荣获河南文化产业赋能年度优秀案例。

    创新基层治理机制,

    推进乡村治理高效能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关乎社会稳定和基层和谐。光山县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建强基层组织体系。深化“支部联支部”和“五星”支部建设,推动党员共育、活动联办、服务联做、项目联推,创建13个“五星”支部,66个“四星”支部。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在为“车”减负上,全面开展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的编制和运用工作,按照“为自己编清单、编自己的清单、编认可的清单、编好用的清单”的工作思路,构建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基层服务体系;在为“马”赋能上,建立“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群众反映问题实现快速反馈、快速解决,以闭环管理提升治理效能。实施“领头雁”工程、“雁归来”行动,引回100余名在外人才回乡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春苗行动”,健全“把优秀人才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后备力量、把优秀后备力量培养成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递进式培养机制,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100余名。搭建乡土人才工作站,结合“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建设,多元型、差异化、订单式培育900余名本土人才。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施“综治中心+数字化+网格化”治理模式,创新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1900个网格上,推动基层社会综合治理阵地全覆盖,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深化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等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有效运行,拓宽农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不断增强村民凝聚力和归属感。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强化谈先亮夫妇、王茂贵等“中国好人”的宣传推介,不断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村光纤到户全面接入、广播电视全面升级、5G网络全面覆盖。推动“雪亮工程”与数字乡村深度融合,创新“智慧三零”创建,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利用“平安乡村”数字化建设,织密基层安全“防护网”。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以数字村庄、数字田园、数字牧场等智慧场景为抓手,实施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健全现代商业体系,畅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渠道,建设“客货邮”县中心场站和乡镇节点,“村支书电商联盟”开拓农产品上行新通道,县域数字经济活力得到持续释放,被商务部评为第一批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典型案例。(作者系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委书记)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14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46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