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是生还是不生,而是女性的想法是否被足够地看见,重要的是女性自己的意志。
我记得有位母亲曾微博来信说,有次他们一家三口去日本旅行。她很想吃一家乌冬面,但是她的女儿想吃另外一家,于是全家人不得不陪女儿去吃她想吃的那家。这位母亲在信中说自己很难过,觉得生育之后连自己的喜好都无法遵从。
我在回复中建议,她可以让另一半陪孩子去吃,而自己去吃乌冬面。且一旦尝试过,有类似的抉择时刻都可以这么做。我们或许并不是只能通过不生育来捍卫自己吃面的权利,而是即便生育了,我们也要捍卫自己吃面的权利。
“我想写一个女性最初是如何想要远离‘妈妈’这个身份,可她还是‘失败’了。但,结果也还不错的故事。”
36岁那年,作家荞麦生了孩子,像是“仔细考虑之后又随波逐流”。30岁出头时,她曾极度抗拒“母亲”这个身份,后又被所谓的女性“生命时钟”推到了选择的岔路口。荞麦说,她是在生下小孩很多年后才意识到,生育与否从来不是一个自然的决定。“决定生育可能是为了别人,决定不生育也可能是为了反抗别的东西”,女性很少能在真正放松的环境中感受生育意味着什么。
从备孕到生产,某种“不甘”不时泛起。直到育儿的前几年,她也一直有意与传统的母职身份保持距离,害怕“妈妈”这个身份无限膨胀最终挤占“自我”,于是拼命想成为“一个不是妈妈的妈妈”。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情感上的需求不断增加,她对孩子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在不知不觉间增多。育儿时间越长,与另一个真实的人之间的连接就越是紧密。成为母亲,原来是在生育之后很多年才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