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强国总师思政课|当年“手搓”中国高铁的年轻人,胆气有多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7 12:35:40   浏览次数:2  发布人:71e1****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小新说为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校园,丰富思政课内容,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助力高校实习实践活动,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强国总师思政课”主题活动。第二站走进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冯江华为上海 交大学子讲述“中国速度”背后的青春力量。《中国青年报》2025年05月03日01版随着我国过境免签政策持续深化,时速可达35

    小新说

    为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校园,丰富思政课内容,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助力高校实习实践活动,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强国总师思政课”主题活动。

    第二站走进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冯江华为上海 交大学子讲述“中国速度”背后的青春力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青年报》2025年05月03日01版

    随着我国过境免签政策持续深化,时速可达350公里的中国高铁,成为老外“打卡”中国的一张“特色名片”。

    在“中国速度”不断提升的背后,以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冯江华为代表的青年科研人员,30余年来坚持自主攻关与创新突破,推动中国高铁实现从技术薄弱到全球领先的跨越式发展。

    近日,在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国资委新闻中心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组织的“强国总师思政课”活动中,冯江华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分享“中国速度”背后的青春故事。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当时我们‘韶山’电力机车时速才60公里,而日本新干线列车时速已达200多公里。”讲座现场,冯江华身后是一张中外铁路对比图,“邓小平同志1978年乘坐新干线时感慨‘像风一样快’,这就是我们的起点”。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冯江华把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分为起步、追赶、超越、领跑4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起步阶段,那时用的还是蒸汽机车、少量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而新时代“复兴号”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高速列车全面进入全球领跑阶段。

    要造中国自己的高速列车,从零起步研发异常艰难。团队初期采用国产快速晶闸管器件进行试验,由于技术不成熟,实验室频发“放炮”(元件因能量过载瞬间烧毁——记者注)事故。

    当时的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以下简称“株洲所”)领导咬牙坚持让年轻人“试错”。1996年,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台AC4000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进入21世纪,中国铁路迎来爆发式发展。高铁要全面提速,但核心牵引与控制技术仍依赖进口。外方仅提供制造许可,拒绝转让关键设计技术,控制软件由外方提供。

    2007年,面对“6个月内完成大功率机车自主牵引系统装车”攻坚令,研发团队依托多年技术沉淀极限攻关,如期交付了性能比肩国际水平的国产牵引系统。自主创新的号角下,CRH380、CIT500动车组相继问世,分别创下线路试验486km/h、台架测试605km/h的纪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面对广域持续高速运行需求、引进高速列车时多国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难题,国家相关部门确定以构建自主技术体系为核心目标,重点攻关世界最大轮周功率单元动力、减阻降噪、互联互通等关键技术。

    以轮轨黏着技术攻关为例,团队通过往铁轨上喷水、抹油等方式模拟极端工况,采取控制策略创新及参数迭代优化,最终实现轮轨黏着利用系数国际领先。提起该技术在澳大利亚大功率机车上的应用,冯江华很是自豪:“客户设计的极端工况考核,我们仅用两周完成,而国际同行耗时两个月。”

    “复兴号”的成功研制,推动我国建立起完整的高速列车技术标准体系,并实现世界最高速度列车(350km/h)的商业运营。

    “新时代如何保持领跑优势?”冯江华介绍,为适应铁路运输新需求、持续提升国际话语权,2021年我国启动CR450创新工程研发新一代牵引技术,其核心支撑源自2003年开始储备的永磁牵引技术。

    冯江华用3张图片讲述了攻关初期的艰辛往事。研发期间,实验室夏季温度经常超过40摄氏度,人工24小时值守记录数据;一名新入职博士生选择永磁牵引作为研究方向,承担周期未知的科研风险;一名团队成员孩子刚出生3个月,仍日夜坚守实验室。听完这些奋斗故事,上海交大学子满是敬佩。

    历时3年,团队成功研制出首台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电机,并将永磁牵引系统首次应用在地铁上。随后,冯江华团队又瞄准了国内大功率高速动车组用永磁牵引系统研发。

    2015年装车试验期间,在大坡度轨道、满手柄牵引、满手柄制动的极限工况下,永磁电机出现故障。年轻的工程师连续3个月日夜鏖战、改进技术、生产装车,最终永磁动车组在试验轨道上实现全天候全工况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高铁永磁牵引技术的国家。

    目前团队正以CR450动车组为载体,攻关时速400公里等级智能高速列车技术,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领跑优势。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面对台下的同学,冯江华深情回顾了上海交大青年与株洲所的渊源。上海交大创立初期便开设铁路班,为中国实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1959年,株洲所组建,一批上海交大毕业生奔赴株洲,与前辈们共同开启创业征程。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开展科研,成为中国铁路电气化、中国电力机车事业、中国高速列车事业的“播种者”。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冯江华始终觉得自己还是青年,从事的也是从青年时代延续至今的工作。

    他回忆,入所之初,前辈后辈常为技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技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科研准则,让青年科研人员与资深专家在思维碰撞中不断创新突破。

    如今的株洲所,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比超过60%。现任时代电气总工程师胡云卿2012年入职时,就承担起黏着控制技术攻关任务,其成果应用于澳大利亚铁路,仅3次就通过试验,刷新行业纪录,最终成为“复兴号”核心技术之一。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

    从直流传动到永磁牵引,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再到输出标准,中国高铁的“逆袭”之路让现场学子深受触动。有学生说:“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中国速度’是几代人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的伟大成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全球最快的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下线

    “中国高速列车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很多专业领域与上海交大学子所学的车体技术、空气动力学技术等专业吻合。”冯江华在讲座最后表示,他希望通过讲述,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国之重器”的发展历程,并期待大家未来积极投身“国之重器”的持续创新。(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佳佳 记者 宁迪)

    错过了总师现场直播很遗憾?

    没关系,看这里

    “强国总师思政课”系列内容

    将在中青报客户端大思政板块

    强国学堂陆续上线,

    欢迎持续关注!


    ———— /END/ ————

    责任编辑丨陈婷

    校对|龙旭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1e1****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