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从《圆明园的毁灭》中看语文第一课时教学
2024-10-19 12:29  浏览:673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全球会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全球会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这周五我有幸到南师大相城实验小学听课学习,其中胡梦月老师指教的《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这节课确实给了我一些惊喜,也开拓了我的眼界:

第一个惊喜,本节课聚焦学习任务群,创设了“爱国诗篇朗诵会”这样一个大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文情境中完成积极的实践活动,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第二个惊喜,紧扣新课标中提出的: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在整节课,特别是“走进圆明园,寻找昔日辉煌”这一环节中,胡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建立了文化自信。学生查阅分享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三个惊喜,是胡老师教学的严谨。胡老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解读很准确,紧扣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以课后练习题为抓手,挖掘出文本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设计。其中,在讲到圆明园的建筑时,我刚开始想到的也是对比列举的写作手法,当胡老师说这是“对举”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对啊,“对举”更准确,它指的是用两个相互对应而各自并不独立的分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对比是有主次之分的,明显“对举”更严谨。

第四个让我惊喜的是学生的素养。比如刚刚的“对举”说完以后,我本以为学生较难理解,但他们不仅理解了,还运用得很好。最让我欣赏的是读书不拖调还很有感情,我也在自己班级里指导过很多遍“的”在句中要读得短促一点学生总做不到。同时,在整节课中,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像小主持人一样,落落大方,我想除了生源优质以外,老师在平时训练时一定也花了很多心思。

关于这节课,我也有一些思考和疑惑:

1.这节课是第一课时,可能在我的理解里主要包括生字词教学和整体感知等基础,我发现两位上圆明园这一课第一课时的老师,生字教学只有一个毁字,不知道是不是时间占比有点少,还是高年级的生字教学也不一定要教满多少时间。那第一课时有没有固定的教学板块呢?

2.关于朗诵会情境下的学习任务群,是否每个环节都要出示明确的评价标准来共同评价,这节课最后才出示一张表格,中间没有看到明确的评价标准。开头创设,中间推进,结尾展望,才是真正运用好了情境

3.在课堂点后半部分,提出并想要一起解决“写毁灭,为什么还要讲辉煌?”这个问题,但是实际上最后并没有完全解决,那也许可以放到第二课时去讲。

4.在谈文物流失海外,学生答到:本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却要用那么昂贵的价格去买回来,此时文物不仅停留在珍贵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家国情怀,老师可以让学生思维发散开去,不用再回扣珍贵。

本节课收获颇多,对于第一课的语文教学还要继续思考。

发布人:8fd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