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人民法院报 | 云南:建全链条闭环保护 司法护航“云茶”芬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2 04:38:16   浏览次数:1  发布人:68ac****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设在茶山上的“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室”、景迈山古茶林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点……在茶叶种植面积和干毛茶产量居全国第一的云南,茶叶产值已连续5年超千亿元。近年来,云南法院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使命,在有“云茶”代表性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知名茶叶产区,加强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地理标志等司法保护,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从古茶树司法保护到高效调解茶企纠纷,以法治之力精心

    设在茶山上的“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室”、景迈山古茶林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点……在茶叶种植面积和干毛茶产量居全国第一的云南,茶叶产值已连续5年超千亿元。近年来,云南法院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使命,在有“云茶”代表性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知名茶叶产区,加强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地理标志等司法保护,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从古茶树司法保护到高效调解茶企纠纷,以法治之力精心守护“云茶”这株千年嘉禾,以司法智慧为茶产业注入蓬勃生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澜沧法院法官深入景迈山了解茶企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需求。马丽莉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澜沧法院法官深入景迈山开展巡回审判。马丽莉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澜沧法院景迈村巡回审判点正在开庭。马丽莉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司法护航云茶芬芳”主题采访媒体走进易武镇实地了解“断案碑”故事。刘晓娴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托阿姆”调解室特邀调解员、德宏州中院法官杨云梁(右二) 走访德昂山寨群众。李雪萍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勐腊法院法官在易武镇贡茶文化节上开展普法宣传。杨洪飞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双江法院法官到茶山实地勘验现场。石桂琼 摄

    以茶为媒探寻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径
    走进云南省芒市三台山乡——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蜚声全省的“托阿姆”调解室就驻守在三台山乡出冬瓜村的茶香里。
    “托阿姆”,德昂语意为“解纷”。茶是德昂族表达歉意、修复关系、达成共识的重要媒介。2022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芒市人民法院借鉴当地以“德昂酸茶”为媒、围炉对话的传统“茶话会”调处习俗,会同州市两级司法局共同创设了“托阿姆”调解室,探索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有效路径。
    调解室设有2名专职调解员和3名特邀调解员。德宏中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杨云梁便是特邀调解员之一。杨云梁介绍:“德昂族讲究‘茶到意到’。比如矛盾纠纷的一方,如果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就可以向对方送上一杯‘道歉茶’,握手言和了则是来一杯‘和睦茶’。”
    通过巧妙运用德昂族深入民族肌理的茶文化,“托阿姆”调解室以茶席为平台,以茶规为纽带,以“法官﹢人民调解员”“法官﹢乡村干部”为调解主力军,借茶调心、以理化解,将法律规训嵌入地方文化,实现情理法的深度融合。
    同时,“托阿姆”调解室还积极推动制度机制建设,将传统解纷智慧与本地多年实践的“三三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相衔接,通过在村小组、村委会、乡镇三级调解网络中嵌入前置司法指导,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真正落地。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勐库人民法庭坐落在双江县勐库镇口,每天与茶农茶商打交道,办理涉茶纠纷案件,是个地地道道的“茶乡法庭”。
    2024年6月,云南省法院首个“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室”在此挂牌。法庭的特色调解品牌——“四杯茶”调解法依次借鉴了普洱茶的“萎凋”“杀青”“揉捻”与“晒干定型”工艺,从“消消气”疏解情绪,为调解营造宽松环境,到法官厘清客观事实,直指矛盾症结,再到结合案件特点邀请社会力量参与调解,情感共鸣促进立场调和,最终通过“司法确认﹢回访机制”固化调解成果,“握手言和”修复当事人受损关系。
    “做调解工作急不得,得让群众从心里觉得暖。”在勐库法庭庭长俸明荟看来,“四杯茶”调解法的精髓就来自“时代楷模”鲍卫忠做群众工作“将心比心”。一杯消消气、二杯说说事、三杯谈谈心、四杯握握手。“四杯茶”形象地还原了法庭以茶润心、明理、融情、固本的调解“茶经”,有机融合了茶文化、法治文化和楷模精神。
    面对茶农刘某与闵某的多年积怨,俸明荟以茶为媒,让10万元欠款伴着茶香落袋为安。如今,司法的温度在勐库法庭已淬炼成更绵长的暖意:2023年以来,勐库法庭运用“四杯茶”调解工作法调解案件260件,将边疆的生态、民族优势转化为法院发展效能。

    司法智慧构建云茶产业全链条保护模式

    作为全国最大的普洱茶、红茶原料基地,云南省临沧市全市茶叶面积209.3万亩,产量18万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临沧成为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伴随临沧大叶种茶的声名远扬,近年来涉茶纠纷案件数量和办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涉茶叶品牌地理标志、商标等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与地方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2023年春茶季,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临沧某茶叶有限公司发现,双江勐库冰岛某茶坊未经授权,在线上、线下制造、销售带有案涉商标标识的多款茶叶。诉至法院后,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市知识产权局专家共赴被告所在茶厂进行走访调查,依职权从直播平台后台调取了被告用案涉商标销售茶叶的相关数据,明确被告存在侵权行为,计算出侵权所得大致数额,积极向被告开展法律释明工作。
    考虑到原、被告双方在茶叶经销上有过合作,有调解的基础,调解结案能最有利于修复双方关系,法官多次做工作,一边向被告剖析利害,一边解开原告的心结。最终,被告公开致歉,原告同意放弃惩罚性赔偿,调解协议中的款项很快履行完毕。双方迅速回归忙碌的春茶季,茶叶销售都回到了正轨。
    不止是临沧,近年来,普洱等知名茶叶产区法院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和茶产业特点,依托行业部门联动、借力信息科技,针对涉茶类经营合同、劳务农资、知识产权等加大类案办理和指导力度,助力涉茶类经营主体快速解纷,为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法院还着力推进行政、司法、村(社区)、协会等多方各司其职、合力共管,实现“监测预判—预警提醒—行政指导—源头化解—司法维权—普法宣传”的闭环模式覆盖全产业链。
    临沧法院依托派出法庭,“一庭一品”对冰岛老寨、昔归等名品茶所在茶区对应做好涉茶纠纷集中管辖,全市17个人民法庭、320余个服务站(点)实现茶产区、重点茶乡(村)全覆盖。
    而普洱法院着力打造的“茶法绿网”环境资源审判品牌,已成为全省审判质效皆优的口碑品牌。“茶法绿网”以基层法院、法庭为支撑,以自然保护区和当地党委、政府为依托,以“一县一特色”“一庭一特色”为路径,通过协调联动保护机制,13个多元共治工作站和法律服务点构建起“两屏三廊多点”全覆盖式生态司法保护体系。
    既要夯基固本,也要“借船出海”。2023年,双江法院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签署全国首份名茶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开创了名茶品牌保护跨域联动、统筹协作、系统治理的先河。2024年,临沧全市法院共审结涉茶纠纷案件58件。

    发挥职能作用以法护茶厚植法治沃土

    作为普洱茶的核心产区,西双版纳古茶山植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现存古茶园面积超10万亩,保存了完整的古茶树群落和茶马古道遗迹。
    位于云南省勐腊县的易武古茶山,至今仍是高端普洱茶的代表。在这里有一块闻名遐迩的涉茶案件“断案碑”,是易武普洱茶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馆长刀易学介绍,清代道光年间,易武茶农因不堪土司收取的高额茶税,联合起来状告到普洱府,当时的官员采纳了茶农的意见并规定了税收名目和范围,茶农打赢官司后为了铭记这一历史,决定立碑为记。
    这块记载着180多年前的“民告官”行政案件的“断案碑”,不仅铭刻着茶乡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也见证着新时代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护航产业健康发展的崭新实践。
    针对涉茶民事纠纷,西双版纳两级法院快立快审快调快结小标的案件,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对茶农、茶企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数字法院赋能审判,“云上”开庭、电子送达解决异地维权诉难。在毗邻茶叶种植、加工、交易地带以及古茶树群落设立生态环境巡回审判点或法律服务点,实现司法保护与茶叶产业生态需求的“地理衔接”。2023年以来,西双版纳法院一审涉茶民事案件438件,涉案标的额1.2亿元。
    斗茶大会是当地茶产业盛会,也是普法良机。勐腊县人民法院瞅准茶文化节、斗茶大会等时机,聚焦茶叶买卖合同、劳务用工等高频纠纷,派出普法小分队以典型案例解读、现场法律咨询等形式增强茶农法治意识,引导古茶树经营权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书写景迈山申遗成功的“后半篇文章”

    2023年9月,云南省澜沧县境内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过程中,景迈山申遗核心区曾出现过一起备受当地茶农关注的“祖宗古茶树”争夺纠纷。
    原告手持9亩古茶园承包合同,被告却主张茶园是他的祖产,多次抢摘这里的古茶树鲜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敏锐抓住这个以案释法的契机,实地勘查迅速查明案件事实,邀请当地村组干部、民族长者一起参加调解,被告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违法,双方现场达成赔偿协议并很快执行到位。案件一锤定音,既维护了景迈山古茶林管理秩序,也让世居此地的茶农明晰权属的边界,形成示范效应,从源头上减少了潜在的讼争。
    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创造出“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和谐景观。澜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守护景迈山的林茶共生,助力茶产业蓬勃发展。
    景迈山古茶树上,生长着一种被称为“螃蟹脚”的寄生植物,它只能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生存,所以当地人认为这是景迈山优质普洱茶的独特标识,而且兼具药用与品饮价值,所以当地有制作普洱茶时添加少量“螃蟹脚”的传统。然而,一名省外消费者王某购买了含有“螃蟹脚”的普洱茶后,却以一纸诉状把生产企业告上了澜沧法院。
    消费者主张,在国家执行标准里普洱茶不能添加非茶类物质。他认为“螃蟹脚”既不是药品类也不是食品类,要求退还6000多元货款并进行十倍损害赔偿。
    生产企业辩称,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的“螃蟹脚”,寄生在树龄较高的古茶树上,吸收古茶树营养物质,并生物转化产生出许多具有特殊功效的物质,恰是景迈山茶的特有优势。
    澜沧法院对案件很慎重。分别委托国家卫健委以及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一出具相关检验报告。报告认定涉案茶叶中添加“螃蟹脚”不构成违反食品安全标准,并未损害消费者权益。最终,法院驳回了消费者王某的诉讼请求。
    近年来,澜沧法院梳理茶产业高发纠纷类型,形成了《古茶买卖合同纠纷审判指引》《古茶交易风险防范》。在惠民镇景迈村和芒景村分别设立“景迈山古茶林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点”,充分发挥2个服务点的前哨作用,通过法律培训、解答咨询、邀请村干部参与案件调解、巡回法庭、法治进乡村等形式,将司法力量前移,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化解。更多村民正成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如今,申遗成功的景迈山,已成为云南普洱绿色经济振翼高飞的重要引擎。2024年普洱法院审结涉茶关联案件148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进茶乡、进企业、进庄园等系列活动,“送法入企”,为普洱老字号企业长远发展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引导本地茶业依法维护地理标志、商标、专利等品牌商业价值。有力维护新兴产业秩序,依法妥善审理涉及数据、平台企业等案件74件,保护普洱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创新健康发展,让“云茶”奔赴远方“一点就到家”。
    夏日茶山郁郁葱葱,一株株茶树蕴蓄着生长的力量。这里林茶共生、人地和谐,茶法相融的司法保护画卷正在祖国西南绵延的绿意里徐徐铺展开来。

    来源 | 人民法院报 记者:杨帆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8ac****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