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无人机灭蚊要守哪些“规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31 10:33:54   浏览次数:1  发布人:8f5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作为一种新兴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无人机灭蚊通过喷洒卫生杀虫剂对大范围目标区域实施快速、高效蚊媒防控,在切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疾病传播途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7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印发《无人机灭蚊技术指引(2025版)》,为无人机灭蚊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权威指导。这项新兴技术将如何革新蚊媒防控模式,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疾病防控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专访了该文件起草组组长、中国疾控中心病

    作为一种新兴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无人机灭蚊通过喷洒卫生杀虫剂对大范围目标区域实施快速、高效蚊媒防控,在切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疾病传播途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7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印发《无人机灭蚊技术指引(2025版)》,为无人机灭蚊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权威指导。这项新兴技术将如何革新蚊媒防控模式,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疾病防控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专访了该文件起草组组长、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请他对《指引》核心内容进行解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健康报:为什么要印发《指引》,是基于什么现实考虑?

    刘起勇:目前,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广东省佛山市等地流行。这一病毒主要通过蚊子(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蚊子叮咬了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的患者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随后蚊子再叮咬健康人时,就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对方。要控制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做好灭蚊工作至关重要。

    现在常用的两种灭成蚊的工具,一个是常量喷雾器,一个是超低容量喷雾器。这两种喷雾器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人工手提或肩背操作,也有少数大型的常量喷雾器或超低容量喷雾器可以安装在推车、摩托车等工具上进行喷洒操作。但在窄小的夹缝、茂密的荆棘丛等人和机器难以进入的地方,传统技术达不到好的灭蚊效果,需要通过无人机等新兴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无人机喷洒药剂可覆盖的范围广,如果操作得当,灭蚊效率也很高,可以作为一项补充技术来使用。这是一种新兴的病媒控制技术,此前还没有相应的规范指南可供遵循。

    健康报:无人机灭蚊是一项新的尝试,《指引》的制订和发布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刘起勇:要让无人机灭蚊成为一项实用技术,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我们收集了大量相关的科研论文和资料,咨询了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家机构,综合形成了初步的工作方案和相关参数。

    为做好这项研究,我们召集中国疾控中心、广东省疾控中心、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医学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的相关专家以及相关领域企业研究人员,共同开展这项公共卫生应急研究。

    初步方案形成后,我们在佛山市开展了多次无人机灭蚊现场实验。经过进一步专家论证,确定了比较科学实用的无人机灭蚊技术指引,为高效开展蚊媒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健康报:《指引》的核心内容涵盖哪些方面?特别是在技术操作环节,有哪些明确要求?

    刘起勇:《指引》对无人机灭蚊的使用范围、实施机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均进行了明确。同时,在进行无人机灭蚊时,有几个关键要素必须严格把控,每一项都直接影响作业的安全性和灭蚊效果。

    首先,无人机灭蚊一定要在适合的气象条件下进行。风速必须低于4级。因为风速过大时,雾滴会被快速吹散,无法精准落在目标区域,不仅浪费药剂,还会大大影响灭蚊效果;同时,强风也可能影响无人机的稳定飞行,增加操作风险。另外,绝不能在下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下作业。雷电可能对无人机造成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操作时间也很关键。在夏季,建议选择7时至9时和17时至19时这两个时段进行作业。在广东地区,这个时间段正是蚊子活动的高峰时段(各地在操作中可根据当地实际进行调整),此时灭蚊的效果最好。

    飞行参数方面也有明确建议,这是保证灭蚊效果的关键。飞行速度不能超过每秒5米,若速度过快,药剂喷洒不均匀,部分区域可能药量不足,影响灭蚊效果;飞行高度一般控制在3~5米,这个高度既能确保药剂能精准到达蚊虫活动的区域,又能避免过高导致雾滴飘散范围过大。

    喷洒流量建议每分钟5~6升,单位面积的用药量按照每亩2~3升来把控。还有一个重要参数是雾滴粒径(雾滴的直径),要求在10~70微米。以上是经过多次实验总结的合理用量,既能满足杀灭蚊虫的相关要求,又能避免药剂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健康报:在无人机灭蚊的实际作业中,还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风险和细节要求?

    刘起勇:首先要注意作业区人员安全,提前做好宣传动员,避免无人机灭蚊作业过程中人员直接暴露。

    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安全。在无人机灭蚊作业过程中要时刻留意,防止喷洒的药液飘洒到水源地、农田或者生态敏感区,避免对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确保飞行安全。必须严格遵守无人机飞行安全规定,这是保障作业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定期对无人机进行检修,确保它能正常工作,同时保证药物不会泄漏,以免影响作业效果、造成污染。

    最后要提前制定好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无人机故障、杀虫剂泄漏、环境污染等突发情况,明确好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遇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指引》是基于现实需求,首次制定的相关技术指引。这项技术仍有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空间。接下来,我们会结合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对《指引》进行完善,并适时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健康报记者 高艳坤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8f5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