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星空夜话丨今日入伏!高温天如何科学运动?这份攻略请查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0 22:11:31   浏览次数:1  发布人:bf3b****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气温高,人体基础代谢率随之升高,此时运动能更有效地减肥减脂,增强体质。不少人希望抓住这段时间加大运动强度,以达到快速减脂减重的目的。高温天如何科学运动?一起来看↓↓运动不当反伤身!看看你做对了吗?今天(7月20日)入伏,正式进入这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夏日炎炎,什么时段运动更合适?快拿小本本记下来!10~16点暑气正盛、紫外线强,应避免户外活动。建议5~7点(气温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气温高,人体基础代谢率随之升高,此时运动能更有效地减肥减脂,增强体质。不少人希望抓住这段时间加大运动强度,以达到快速减脂减重的目的。高温天如何科学运动?一起来看↓↓

    运动不当反伤身!

    看看你做对了吗?

    今天(7月20日)入伏,正式进入这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夏日炎炎,什么时段运动更合适?快拿小本本记下来!



    • 10~16点暑气正盛、紫外线强,应避免户外活动。

    • 建议5~7点(气温较低、空气较好)或18点后(日照减弱、体感舒适)进行运动。

    • 当气温>32℃且湿度>60%时,应果断暂停户外剧烈运动,选择室内运动或休息。

    很多人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运动量越大,越有益于健康。专家表示,并非如此。爆发性的运动,很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针对不同强度的运动,运动时间应该如何规划?戳视频了解↓

    中高强度有氧运动的心率范围=(220-年龄)×60%~85%,可以通过监测心率判断运动是否过量。

    解渴≠补水

    补水要从运动前开始

    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科学补水尤为重要。哪种饮品更补水?运动时补水需要注意什么?戳视频,看看你喝对了吗↓↓

    • 开始运动前

    运动前2~4小时要进行预防性补水,500ml即可,不要过量饮水,否则易增加肾脏负担。最好喝白开水,避免高糖饮料。

    为何不能等口渴再喝水?口渴感是身体出现轻度脱水的信号。此时补水效率下降,运动表现(力量、速度、耐力、注意力)已开始受损,甚至会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 运动中

    建议每隔15~20分钟补水100~150ml,每小时饮用量不超过1000ml。如果运动时间持续比较长,可以喝淡盐水,以防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后只补充纯水,无法弥补关键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流失,易诱发低钠血症。症状轻时表现为乏力、恶心,严重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嗜睡甚至昏迷。

    • 运动结束后

    运动结束后,切勿因口渴立即大量喝水,以免造成肠胃不适。应休息一段时间,待呼吸、心跳相对平稳后再补充水分,也可补充一些含钾、镁的天然食物,如香蕉、菠菜等。


    重要提醒:严禁运动后猛灌冰水!5~15℃的温水或常温饮品最利于吸收,能避免肠胃受到刺激。

    运动中

    随时关注身体信号

    高温、高湿天气下运动应量力而为,其间若出现以下任何一个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头痛头晕

    运动中或运动后都不应有头痛感,若出现此种症状,应停止活动;通常除开始练习某些旋转动作外,也不应有头晕现象,若持续头晕,是脑供血不足的信号。


    提醒:头晕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是否还有清醒的意识。

    恶心呕吐

    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原因后,若锻炼时或锻炼后恶心,多数是由于机体因运动过量、缺氧造成的。锻炼者应放缓节奏,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

    胸部不适

    若锻炼过度,前胸大汗同时伴有气短,可能是心脏受影响的信号,应立即停止活动。

    夏季天气炎热,应以静养心,不宜剧烈运动。调气血、补元气、固阳气,夏季“补气”,不妨试试这个比走路还简单的动作——站桩。刚开始练习可以先从1分钟做起,练习一段时间后可逐步增加时间,保持在3~5分钟。

    动作要点

    • 调整呼吸,周身放松,下颚回收,百会向上,虚灵顶劲;

    • 屈膝松髋,左脚提起,侧方开步,脚尖先落,过渡至全脚,重心在身体中间,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 两手微微打开,从侧方向前旋转合抱,屈膝松髋合抱于腹前。

    夏季高温炎热

    运动时应避开高温炙烤时段

    根据环境变化调整锻炼方式

    关注身体信号,科学补水

    切勿因“用力过猛”发生意外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生活圈》、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廖芸卿

    审签/王慧莹

    监制/乔虹

    转给身边人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bf3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