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抗战中的科学家 | 战火中他勘透山河,绘出10万平方公里矿产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9 11:53:32   浏览次数:6  发布人:d381****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抗战中的科学家】专栏八十多年前,抗战烽火燃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科技界展现出高度的民族自觉与担当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毅然实现全面战略转向,将全部智慧投入抗战急需,“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为抗战效力”,筑起了一道烽火中的科技长城。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抗战中的科学家】专栏,深切缅怀那些峥嵘岁月中以科学救国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今天的

    【抗战中的科学家】专栏

    八十多年前,抗战烽火燃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科技界展现出高度的民族自觉与担当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毅然实现全面战略转向,将全部智慧投入抗战急需,“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为抗战效力”,筑起了一道烽火中的科技长城。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抗战中的科学家】专栏,深切缅怀那些峥嵘岁月中以科学救国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今天的我们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前行。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代表人物:谢家荣。

    抗战的硝烟里

    谢家荣冒死保护科研器材

    拒绝日伪聘任挺起民族脊梁

    只身南下投身地质勘探

    秉学识探矿藏、建锡厂换军需

    辗转西南边陲

    绘各省矿产图

    探煤、铁、锡、铜等20余种矿产

    有力支援了抗战

    用科学为新中国找石油

    为大庆油田的发现作出关键贡献



    谢家荣

    1898年-1966年

    地质学家、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地质工作50年,对中国煤岩学、矿相学、石油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地震学和陨石学等进行过开拓性研究,在燃料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及找矿上成就卓著。最早提出地质理论找矿,倡导综合勘查方法。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曾任该学会第一届书记(秘书长)、第11届和第23届理事长。


    临危受命护器材

    全面抗战开始前,谢家荣在北京大学任教。彼时他在地质矿产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蜚声中外。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大南迁,谢家荣根据翁文灏指示继续留在北京,负责北京大学撤离后地质系遗留财产的保护工作。为保护实验室里的铂金坩埚等贵重物品,谢家荣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带回家保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期间,日伪政权曾经要求他到伪北京大学任职,他严词拒绝,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937年9月,谢家荣把珍贵的地质研究器材交给夫人吴镜侬保管(后来吴镜侬将这些铂金坩埚完好地交到了中国政府手中),化装成日本商人只身南下,途中接到调查矿产和地质勘察任务,从此脱离教职,投身地质勘察工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一心找矿为抗战

    当时,谢家荣认为中国地质工作与矿产开采之间缺少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矿产勘查,“力图实现学以致用发挥经济地质作用的抱负,为抗日贡献力量”。

    1937年,谢家荣调查广西西湾煤田、广西富贺钟区及湖南江华的砂锡矿。他与同事徒步考察两个月,看遍了那里几乎所有的矿厂和矿区,掌握了砂锡矿的锡源、沉积、坯变、袭夺四个基本问题的经验和知识,写出多份调查报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38年,中原和华东资源基地沦陷,国家对大后方矿产资源的开发变得急需起来。

    谢家荣凭着他对砂锡矿的深入研究,虚心学习采、选、冶技术,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经费,主持创立了当时湖南唯一用机器采锡的矿厂,并通过生产锡锭出口换汇,购买抗战军用物资,直接服务抗战事业。

    艰苦奋斗成果丰

    1940年,叙昆铁路沿线探矿工程处成立后,谢家荣任总工程师。后因日寇侵越,叙昆铁路修建计划流产。不顾日军的轰炸和侵扰,谢家荣主持了叙昆铁路沿线地质矿产的调查与研究。在此期间,谢家荣领导的矿产测勘处一直工作在交通不便,甚为偏僻的西南各省,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经费又极为紧张,他曾经对兼管总务的杨博泉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吾处经费甚少,一切消耗费用务须尽力节省,工人亦应尽量减少,必要时一切事可由我们自己来做,剩下的钱,我们要留作野外调查之用,万一公家一时不给我们款子,那我们只有吃饭不拿薪,我们学地质的应有这种苦干精神……”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设备简陋,物质匮乏,就自己动手解决工作所需。例如市面上买不到磨制岩石薄片所需的加拿大胶,就自己试制代用品解决。沙光文先生回忆说:“抗战时期矿产测勘处缺加拿大胶,谢先生不是放弃镜下研究工作,而是想方设法以自制代用品去解决问题,先生的爱业、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创进取的工作作风就不能不使我永铭于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正是因为谢家荣以身作则,苦干实干,忘我工作,坚持着应用地质的研究,才使这一支不过20~30人的技术队伍,在云、贵、川、康一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1940年到1945年的五年间,所制西南各省矿产地质概略图,面积将近10万平方公里,其中所制一千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的矿产详图有2000余平方公里,调查煤矿60处,铁矿16处,铜矿13处,银铅锌矿21处,金矿3处,锑矿5处,铝矿27处,锡矿5处,钨矿2处等等,发现了云贵的高级铝土矿,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坚信科学找大庆

    曾经,国际石油界普遍把中国当作一个贫油国,许多外国专家到中国考察后都断言:中国没有石油。

    早在1921年,谢家荣在玉门调查石油地质并发表《甘肃玉门石油报告》,这是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勘查石油,他也是我国最早的石油调查者。

    新中国成立的前夕,谢家荣指出:“中国石油的分布,决不只限于西北一隅”“依据地质理论,并为解决中国石油问题计,我们应该扩大范围,在中国各地普遍探油”。

    1949年8月,谢家荣率团前往东北考察后,他在《东北矿产概况》中写道:“从区域方面讲,我们将来的测勘工作,要特别注意松嫩平原,因为此地区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处女地……”这一切都为后来大庆油田的发现埋下了伏笔。

    1954年,谢家荣将中国的含油远景区分为三大类总共20个区,松辽平原位列其中。1955年,在3年石油普查刚一开始时,作为当时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总工程师的谢家荣就起草了《关于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工作方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55年6月谢家荣(中)、黄汲清(谢家荣左前)在1955-1957年的石油普查中

    1956年,谢家荣绘制了《中国油气区及可能油气区分布图》,划分了三大类22个油气区和可能油气区,并于次年发表《中国油气区和可能油气区的划分与评价》。这是迄今为止对中国石油分布所作的最全面的预测,其中就包括大庆油田所在的松辽平原。

    正是谢家荣等人的石油地质理论指导和科学预测,我国终于在1959 年发现了国内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一举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素材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报

    设  计:袁 也

    责  编:张慧凯

    审  核:张敬一

    值班编委:谭华霖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381****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