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教育领域,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同样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教学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班级成绩斐然,学生积极主动,而有的班级则陷入困境,学生进步缓慢。这究竟是何原因?又该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今天我们特意请一位教龄超30年的老教师总结出一系列提高教学成绩至关重要的理念和策略,希望能指引广大教师前行的方向。
1. 先能管住课堂纪律,再谈教学方法,即管班技巧比上课技巧重要
课堂秩序的调控被置于优先级的地位。想象一下,一个嘈杂无序的课堂,教师的声音被学生的喧闹所淹没,知识的传递无法顺畅进行。学生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效率和质量自然无从谈起。所以,管不住课堂纪律一定出不了成绩,管班能力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2.先解决学生想学问题,再教他怎么学,即解决学生想学比一味指导会学重要
学习兴趣和内驱力成为关键核心。若学生缺乏学习欲望,对知识毫无主动追求的热情,教师再怎么指导学习方法,成绩也难以提升。因为当学生内心没有燃起对学习的渴望之火,他们就如同失去动力的船只,在知识的海洋中随波逐流。只有当他们真正想要去探索、去求知,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3. 对课堂规则、作业要求做不到不要说,说到就要执行到位,否则会失去威信,即认真严格执行规则,言行一致
规章制度的价值重在执行。倘若教师只是不断地提出要求,却在落实环节大打折扣,必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只有切实的行动,才能让规则和要求落地生根,让学生们明白规范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教学成绩,三分在讲(课堂),七分在练习、考试,即某种程度上出不出成绩,关键取决于对练与考的重视程度
辅导和作业批改的功夫若没有下足,成绩便难以令人满意。
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课堂上的讲解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考试,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5. 只讲不练、多讲少练、少讲多练、精讲巧练教学效果依次递增,即讲的题、练的题都要精选(双精选)
题海战术和机械刷题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精心挑选例题和练习题,并将其讲透、学透,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其背后的逻辑清晰可见。高质量的题目能够精准地针对知识点,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6. 低段快速讲多遍,不如慢慢讲一遍;高段用一种方法讲多遍,不如用多种方法讲一遍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有时,慢即是快,变换重复的效果往往优于单一方法的重复。
这是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特点有所不同,需要因材施教,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7. 备好课是上好课前提,也是减负提质有效抓手
备课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备课充分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清晰明了地传授知识,而备课不充分的教师则可能需要通过多次课程甚至练习、考试来弥补。
8. 只讲不练、只练不点拨不出成绩
教学中要注重“讲、练、思”的平衡,把握住自习课上教师讲题与让学生独立钻研练习时间分配的度,若讲的多、练的少,班级平均分可以,但不出尖;若学生练的多、讲的少,出尖,但会造成两极分化,平均分上不去。因此,教师课堂与自习讲与练的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9. 听课、学习童子功培养非常重要
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听课、发言、阅读以及记笔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倘若这些童子功不过关,学生就很容易在学习的道路上掉队,沦为后进生。这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相比之下,单纯的勤奋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
10. 学生偏科的主要原因多数是不喜欢任课教师
师生关系同样对教学成果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时候,学生偏科的主要原因多数是不喜欢任课教师。教师要先改变师生关系,才能改变学生成绩,关系没改变,‘补课’白搭,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出成绩。”毕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则会阻碍学生的进步。
教育的这些关键要点,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石。教师把握好这些,能助力学生成长。推动教育进步,为社会育良才,为国家铸辉煌,共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