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样的自然环境,让“追风”的内涵,从速度变成能源。乌鲁木齐城市背后是三面环山的峡谷地带。来自吐鲁番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季风,被高耸的天山山脉挤压,由此产生的“狭管效应”造就了达坂城年250亿千瓦时的风能蕴藏。
借助工具,人类渺小的身躯可以“凌驾”自然之上,这是中国最早的商业化运营风电场之一,十级大风带来的清洁能源,每年可生产近100亿度电,这相当于36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总量。
澎湃的动力,借助一条“疆电外送”的“空中高速”,正在连接达坂城与重庆。当你在重庆打开电磁炉准备下入毛肚时,你是否知道这是来自“中国风谷”达坂城的爱?
这是一条横跨3000多公里的电力大动脉,戈壁腹地的煤炭通过这条“空中廊道”,以电的形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东。作为世界的“电力珠峰”,从新疆到安徽,跨越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输电线路,是中国最大的特高压工程之一。每天,借助“大国重器”输出的澎湃动力,相当于1.33亿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
国网新疆电力超高压分公司昌吉换流站站长 王鸿:“吉泉工程是新疆准东煤电基地大规模外送的配套工程,工程起于新疆准东的昌吉换流站,止于安徽宣城的古泉换流站,线路全长3293公里。”
夏季,中国东部进入用电高峰,检修、排查、监测……所有人都在为一个重要时刻做准备,也许明天他们就会接到增加输电量的调度通知。
2010年,新疆第一条“疆电外送”通道诞生,迈出与全国能源互联的第一步。今天,已有4条超级电力通道建成,它们串联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当新疆和全国以这种方式血脉相连时,“新疆的极致”在地理、人文之外,增添了经济内涵。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