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朱元璋为何不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13 04:39:49   浏览次数:73  发布人:d7ee****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注意:文章原创,盗用追责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国皇帝,他们的政治智慧和领导力算一流。然而,在功成名就后处理功臣的问题上,两位皇帝的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赵匡胤选择了开放和包容,而朱元璋则采取了极端暴力方式。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朱元璋不效仿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呢?非要把名誉搞的这么臭名远扬?我看过相关的文章,大致主要是双方功臣的阶层不一样,包括功臣的行为各不一样,其实这些因素相对次要,羊毛


    注意:文章原创,盗用追责

    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国皇帝,他们的政治智慧和领导力算一流。然而,在功成名就后处理功臣的问题上,两位皇帝的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赵匡胤选择了开放和包容,而朱元璋则采取了极端暴力方式。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朱元璋不效仿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呢?非要把名誉搞的这么臭名远扬?

    我看过相关的文章,大致主要是双方功臣的阶层不一样,包括功臣的行为各不一样,其实这些因素相对次要,羊毛还出在羊身上,主要问题还在于朱元璋自己。

    朱元璋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儿时连饭都吃不饱,亲眼见证父母活生生饿死,为了能有口饭吃跑去当和尚,最后寺庙也关了,走投无路下只能参加起义军。这些儿时的悲惨遭遇让朱元璋产生阴影,后面通过奋斗爬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他深刻理解权力的意义,只有绝对掌握权力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他称帝后对权力的掌控表现出极度的执着和控制欲,所以被西方人评为偏执狂。

    朱元璋为了自己,为了家天下,为了让后代不再像他自己小时候一样悲惨,他只能杀掉所有一切有威胁的人,不管他是什么出身,低层也好,贵族也罢,统统都杀,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就连告老还乡的刘伯温也没放过,从这一点看,功臣的阶层这一点原因比较次要。

    古往今来,越是底层出身的人物,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阶层跨越后,越是不会轻易放弃现有的地位。

    比如秦朝的李斯也是如此,年轻的李斯曾看到米仓中的老鼠和厕所中的老鼠截然不同的命运,为了能成为“米仓中的老鼠”激发他从小吏成为大秦帝国的丞相,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杀掉昔日同窗韩非子。后来李斯又担心自己的荣华地位被取代,联合奸臣赵高发动轿诏杀死扶苏。这些其实都是害怕地位不保,最后也丧命于赵高之手,这就是一个极端利己者的得与失。

    显然,后来的朱元璋也是一样。据说他还任命刘伯温斩尽天下的龙脉,目的就是让朱家天下永传后世。

    而赵匡胤出身武将世家,凭借自己的战功一路高升,柴荣去世后,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成为北宋开国皇帝,那些守卫京城的禁军将领都是赵匡胤的麾下,比如王审琦、石守信、刘守忠、刘廷让、杨光义、刘庆义、韩重赟、王政忠等人。这些人基本都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情义较为深重,赵匡胤为了收回兵权,把自己的想法跟这些将领说了,他们也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最后纷纷主动放弃兵权。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7ee****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