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词作者:李纲
长江千里。
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
人谋克壮,
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
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
从容颐指。
奇伟。
淝水上,八千戈甲,
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
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
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
周雅何曾专美。
赏析
李纲(公元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居士,祖籍福建邵武,生于江苏无锡。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旋遭罢免。今人辑有《李纲全集》。
喜迁莺,词牌名,又名《鹤冲天》《喜迁莺令》等。双调四十七字,上片五句四平韵,下片五句两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四十七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仄韵、两平韵;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晏殊《喜迁莺(花不尽)》等。
东晋谢安指挥谢玄、桓伊等大破苻坚南侵军队的历史及细节故事,《世说新语》和《晋书》都有记载,可谓家喻户晓。名相李纲的这首词,即书写这一历史事件,属于咏史词。
词以“长江千里”四字起拍,注意这一处是押韵的。我们诵读的时候,要略有停顿,方能得此起拍之三昧。“千里”写长,“云涛无际”写宽。如此天堑,加以知人善任的深谋大略,孰能逾越而征服?是故,即使苻坚百万军队倏忽南下,直抵江北,谢安仍有底气从容处分画策,词人夸张地说,谢安只要用下巴稍微指一下,就能赢得胜利。
上片既明天险,也表人谋,概括历史事件的地、时、人,用笔极为精炼。下片则着力写淝水大捷的细节及其影响。正如过片“壮伟”二字所云,此战“奇”也,其功“伟”哉!注意“伟”字处也是押韵,诵读时应停顿,方能体会过片之声情、作者之豪情。奇在何处?乃是谢玄广树旌旗,大布疑兵,使得苻坚军队胆怯而奔溃,逃跑路上听到一声鹤鸣,也以为是东晋的大军追到。此处特地挑选“ 鸣鹤”一词,意象高华,很是增色。结句概括此战伟在何处,即绵延了东晋的国运,荫庇人民不被侵略者残害,可与《诗经·小雅》所咏周宣王任尹吉甫等北伐南征的周室中兴相媲美。
李纲为人胸襟显豁,这首词也写得层次分明,如洞见其肺腑然。作者选取既定事实,稍作剪裁,便挥洒成章。其笔力也正如谢安的筹划才能一样——“从容颐指”。
撰稿:陈骥
诵读赏析:林贺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宋词以其独特的神韵独树一帜,与唐诗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通过多媒体重新演绎,让最经典的词句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把美的享受和宝贵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两岸青少年,在提升孩子们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