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全球会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践行改造宗旨】刑释那些事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6 12:18:09   浏览次数:3  发布人:68a0****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距离出监的日期越来越近了,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渴望自由,又担心回归社会后面对的一切未知……”“我回家以后要怎么恢复户口,怎么办理养老金?”“我是罪犯家属,家人快要刑满释放了,她出监那天我该做点什么?”这些都是临近刑满释放的罪犯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罪犯刑释前,监狱会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刑释人员会不会无亲可投、无处可去、无人可管?家属又能做些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跟着警小丫一起看看,罪犯刑满释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距离出监的日期越来越近了,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渴望自由,又担心回归社会后面对的一切未知……”

    “我回家以后要怎么恢复户口,怎么办理养老金?”

    “我是罪犯家属,家人快要刑满释放了,她出监那天我该做点什么?”

    这些都是临近刑满释放的罪犯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罪犯刑释前,监狱会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刑释人员会不会无亲可投、无处可去、无人可管?家属又能做些什么呢?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跟着警小丫一起看看,罪犯刑满释放那些事儿。

    01

    第一件事:出监教育大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

    1

    改造总结指导

    出监前,民警会引导临释罪犯“复盘”自己的服刑经历,回顾并总结改造生活中的成绩与不足,针对个体情况制定未来的帮助规划,巩固并延伸改造成果。

    2

    公民守法指导

    经历了人生惨痛教训的服刑罪犯,在出监前将会再次集中学习法律知识,进一步学习法律与道德常识。

    “我因为不懂法、漠视法律而犯罪。入监之初,我就在监狱的帮助下不断学习法律知识。如今十二年过去了,我也终于即将迎来自由之日。再次接受守法指导,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已经了然于心。感谢监狱民警的良苦用心,我会牢固树立遵纪守法意识,自尊、自立、自强,出监后做一名守法公民。”因贩卖毒品罪入狱服刑的梁某在学习笔记里这样写道。

    3

    就业创业指导

    监狱会提前帮助服刑罪犯掌握就业政策,结合前期劳动技能培训成果,认真了解就业途径和方法,充分做好求职准备,进而增强罪犯回归社会后就业创业的谋生能力。

    “担任临释监组的主管警官期间,我自己也考取了职业规划师资格。针对不同服刑罪犯的个体情况和回归需求,我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她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看着她们对未来由迷茫到憧憬,我也很开心。”六监区的刘警官说道。

    4

    回归社会指导

    “出监后我的社保怎么补交?”

    “刑满释放后找不到工作,我可以向哪些机构寻求帮助?”

    针对服刑罪犯和家属关心的问题,监狱还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12333热线进大墙”,编写了监狱《你问我答100》指导手册,该手册涵盖了服刑罪犯回归社会后可能遇到的社会政策、日常知识等各类问题的应对路径,帮助临释人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社会角色的快速转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02

    第二件事:个体教育帮扶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

    谈:了解思想 巩固教育成效

    对于临近释放的罪犯,监狱民警会进一步加强个别教育谈话,掌握罪犯所思所想,在帮助他们规划生活、增强守法意识的同时,做好心理调适缓解回归焦虑。此外,通过谈话也排查出罪犯尚未解决的矛盾诉求、回归后可能遇到的生活困难等,及时化解和指导。

    “服刑期间,我的父母相继去世。我一度非常绝望,不知道自己出去还能怎么办,甚至想过一死了之。但是警官们没有放弃我,安排我去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治疗抑郁症,还帮我找到了失联多年的姐姐,我在狱内也学习了劳动技能。出监后我最想做的事,是和姐姐一起到父母坟前祭奠,告诉他们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会重新做人,希望他们在天之灵安息。”临释人员张某在谈话中向主管警官讲述了自己的出狱规划。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

    化:化解矛盾 降低再犯风险

    对于排查到的罪犯矛盾诉求,监狱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调查和化解工作,并根据需要邀请律师、人民调解等专业力量参与矛盾诉求的化解,从源头解决隐患,降低再犯风险 。

    “我诈骗来的钱都给了男朋友,可是当我锒铛入狱,他却仿佛人间蒸发了。我一度非常崩溃,不能接受,发誓出去之后要找他算清楚这笔账。监狱安排我进行了法律咨询,让我不要冲动,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发现一名女犯有释放后“报仇”想法后,监狱立即对其开展了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避免出狱后矛盾恶化升级。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3

    帮:帮教介入 助力社会适应

    对于临释的罪犯,监狱会提前引入社会资源,邀请司法所、帮教机构等走进监狱,让她们感受到社会的接纳和关心,帮助她们提前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

    “司法所详细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知道我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原来的房子也已拆迁,回去后连住的地方也没有。我的帮教老师告诉我,只要我肯吃苦、能自食其力,他们会帮助我联系社区,找一个包食宿的工作过渡一下。”临释罪犯张某在接受帮教之后,回归后无着落的这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03

    第三件事:落实无缝衔接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

    必接:家属必接

    对于临释人员,监狱会提前联系家属,告知刑释日期和时间,通知家属来监接人。刑释当天,民警在确认家属身份后,将刑释人员按规定与家属进行交接。

    “我女儿今天刑满释放,警官提前联系了我,让我八点半等在监狱门口,但我太激动了,八点不到就等在这里了。我还给女儿准备了一套新衣服,警官说办理完出监手续,就让她换上。”等在监狱门外的家属告诉巡视的保安人员,焦急地等待着迎接女儿的“第二次人生”。

    2

    必送:监狱必送

    对于”三无“罪犯、家属不愿接纳等特殊罪犯,监狱会联系其户籍地或常住地司法所,并在刑释当日陪同前往司法所,与司法所工作人员落实交接工作。

    2024年10月,监狱一名女犯齐某刑释。出监前,监狱联系其父母落实家属必接工作遭到拒绝。考虑到齐某情绪波动较大、存在一定的认知能力障碍等,民警陪同齐某回到愿意照顾她的奶奶家中,并与当地司法所落实交接工作。

    3

    必报到:刑释人员必报到

    “警官,出去后我要开始新的生活了,监狱里的东西我都不带走了!”

    “开始新生活是好事,但释放证明还是要带着的。重新开始的决心是从你真心悔改那一刻开始的。”

    按规定,刑释人员重返社会后,须尽快携带《释放证明书(副本)》向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报到,恢复户口,以便办理后续相关事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下一步,女子监狱将继续加强对罪犯的出监教育和刑释衔接工作,联合社会力量,多措并举提升罪犯教育改造的质效,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法治力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编辑:郭 伟

    供稿:女子监狱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8a0****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